顾洲远摆手:“不用了郭大爷,您还是留着卖吧,上回您给我的那山楂干还挺好吃的,我都用来泡茶喝,开胃!”
郭大爷得了顾洲远夸赞,笑得脸上褶子都堆在了一起。
这时,跟在顾洲远身后的熊二递过来一个喇叭。
顾洲远拿着喇叭清了清嗓子,等周围人们都看过来时。
他朗声道:“眼看年根底下了,我们大同村宰了几头年猪,乡亲们想要来买猪肉的,可以割上一些,一年到头了,总要吃上顿好的呀!”
顾洲远的话音刚落,集市上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叫好声。
“太好了!正愁买不着好肉呢!”
“咱村里没有人跟猪抢草吃,那猪养得,一个个的都膘肥体壮,而且猪都被骟过,猪肉一点腥膻味儿都没有。”
“快去看看!去晚了肥肉都被挑没了!”
这些热烈响应的人,大多都是大同村本村人。
不少人家在顾洲远的号召下都养了猪,不过谁也不舍得杀一头猪过年,都是准备养得再大些,卖给顾洲远换一笔银子。
可今时不同往日,大家手里都有闲钱了,割上两刀猪肉倒是一点都不心疼。
人群呼啦啦就朝着集市东头临时搭起的肉摊涌去。
那里,几扇红白分明、冒着热气的猪肉已经挂了起来,顾家的伙计们拿着砍刀、磨刀棒,正笑呵呵地等着主顾上门。
汪大欢也坐不住了,蹭地站起来:“阿爹,小菊,你们看着摊子,我也去买点肉!今年咱家也过个油水足的年!”
说着,揣上钱袋就挤进了人流。
汪白皮看着儿子急匆匆的背影,张了张嘴,最终没说什么。
现在能有个长久的买卖,买两斤肉过个好年倒也没什么。
不少人外村人也都这样想的。
依靠集市之利,大家伙比起往年,都更有了些底气。
平日里抠搜的人,此时也都咬牙掏出钱袋子。
反正以后再努力挣回来便是了,只要爵爷在,这个集市就在。
有了这个集市,只要自己不懒,日子总归是有盼头的。
肉摊前很快排起了长队。
伙计们手起刀落,砍骨切肉,动作麻利。
村民们指着自己想要的部位,大声报着斤两:
“给我来二斤五花,要肥瘦相间的!”
“我要那一块肥一些的,三斤就行,别多切了,四斤?四斤就四斤吧。”
“猪前爪子多少文一只?后蹄呢?那给我来一只猪后蹄!”
“猪板油!给我留点猪板油熬油!”
从肉摊出来的人,小心地提着用干荷叶包好的肉,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空气里弥漫开一股新鲜猪肉特有的腥气,混着年集的热闹,更添了几分年节的丰足意味。
顾洲远看着肉摊生意火爆,笑了笑,继续在集市里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