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民主的细节 > 第21部分(第3页)

第21部分(第3页)

对施特劳斯来说,暴政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启蒙时代的现代性,敲响了

科学与民主的钟声,同时也开启了哲学上的“潘多拉盒子” 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

政治作为一种公共生活方式,在古希腊时代是完善人性的一条道路,在中世纪则是通向神意

的道路,而现代的曙光,却照出了政治捉襟见肘的处境。政治只是一个权力的游戏,并没有

一个喜剧式的宿命。神性的、人性的光芒淡去,政治变成了人类在荒野中的流浪。现代话语

中的“自由”,刚好用来模糊是与非、正义与邪恶的界限;而现代话语中的“民主” 通

过把一个质量问题转化成一个数量问题 为这种相对主义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

正是在这里,施特劳斯显示出他对自由民主制度的暧昧态度。一方面,他厌恶“自由选择”、

“民主程序”所庇护的漠然 如果自由意味着堕落可以无限,而民主则只是一个统计学的

游戏,那么他宁愿生活在古希腊的城邦生活中,在那里,自由用于明辨是非,而权力必须仰

赖“德行”;在那里 柏拉图说 只有哲学家才配得到王冠。施特劳斯终其一生,都不能

原谅法西斯主义诞生于一个民主制度,而共产主义运动起源于民主的话语。

另一方面,施特劳斯又是自由民主制度坚定的捍卫者。他借用丘吉尔式的幽默说:“民主制

度是最糟的制度 除了其他实行过的制度外。”他对美国的民主制度 尤其是宪政主义始

终有一种偏爱。这同样是由其“反相对主义”的态度决定的。他曾经写道:“如果一切都是

相对的,那么食人只是一个口味问题。”民主比专制要好,自由比奴役要好或者,更确切

地说,专制比民主更坏,奴役比自由更坏。就是这么一个懒得罗嗦的道理。

blog。sina。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正是因为施特劳斯对自由民主制度显示出一种矛盾的态度,在当下的“施特劳斯热”中,左

右两派对施特劳斯的思想各取所需。左派指责施特劳斯一贯反动,其“哲学王”的精英主义

思想恰好解释了布什政府对劳动人民的歧视。而右派们,突然发现自己原来还可以抱上哲学

的粗腿,不免有些沾沾自喜 从施特劳斯的“反相对主义”中,他们找到了“邪恶轴心”

理论的依据;从施特劳斯对民主之脆弱的忧虑中,他们找到了扩张民主的斗志。如果说施特

劳斯的确和新保守主义者分享着什么的话,那就是对民主自由之脆弱的恐惧。

那么,哪一个施特劳斯更真实? 那个蔑视民主自由的施特劳斯,还是那个捍卫民主自由

的施特劳斯?又或者,是他对自由民主制度抱有一种矛盾态度,还是他所面对的自由民主制

度本身就是一个悖论,而施特劳斯 由于他的深邃、他的敏锐,和他对人类命运的叹息

诚实地展现了这个悲剧式的悖论?他对民主的警惕,与其说是对民主本身的反感,不如说是

对其孕育的暴政的警惕 民主自由制度是如此是脆弱,如此之容易被诱惑,无法抗拒一种

自我毁灭的重力。

正是施特劳斯对这个悲剧式悖论的凝视,将他与那些“新保守主义”的外交鹰派区别开来。

新闻媒体对一个哲学家和一个政治家的撮合,并不能揉捏出一个新保守主义的“哲学王”。

施特劳斯的思考,来自于他对暴政的警觉,和对经历过暴政的人的悲悯。他大约不曾想到,

在他死去

30年之后,这悲悯会被劫持成一种针对整个世界的恐吓。在新保守主义的光环下,

施特劳斯名声大躁,然而,施特劳斯真的是获得了一份迟到的承认吗?又或者,寂寞有两种

一种是寂寞中的寂寞,而另一种是热闹中的寂寞?

blog。sina。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