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七星盘是什么 > 第352章 奢香来了(第5页)

第352章 奢香来了(第5页)

她不再追究个人之辱,却将马晔的生死完全交给了国法,交给了皇帝。这比任何激烈的控诉都更有力量!既全了马皇后情面,又将自己置于大义凛然、顾全大局的高度。珠帘后的阴影里,朱元璋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中,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近乎欣赏的光芒。

马皇后捧着的银铃,“当啷”一声掉落在金砖上,滚了几滚,停在奢香面前。她看着奢香平静无波的脸,再看看地上那枚小小的银铃,仿佛一瞬间被抽干了所有力气,瘫软下去,被秦尚宫慌忙扶住,只剩下无声的泪流。

朱元璋的目光,从地上的银铃,移到马皇后失魂落魄的脸上,最后定格在奢香挺直的脊背上。他沉默了片刻,那沉默如同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起来吧。”他终于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一种终结的意味,“朕,知道了。”

他没有说如何处置马晔,但那句“知道了”,已包含了千钧之重。

五月十五,梅雨暂歇。文华殿内,窗明几净,御案上摆着几盆开得正盛的茉莉,清香袭人。气氛比肃杀的奉天殿轻松许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奢香再次觐见。她身着皇后赏赐的一袭崭新深朱色宣慰使官袍,气色已好了不少。

朱元璋今日未着龙袍,只穿了一身明黄色的常服,端坐御座。他示意内侍将一只紫檀木托盘端到奢香面前。托盘上覆盖着明黄绸缎。

“奢香,”朱元璋的声音比在坤宁宫时平和许多,“尔千里赴阙,陈情雪冤,忠贞可嘉。更兼深明大义,顾全大局,朕心甚慰。”

内侍揭开黄绸。

珠光宝气,瞬间映入眼帘!

一顶赤金点翠珠冠,凤凰展翅,口衔明珠,两侧垂落细密的珍珠流苏,华贵非凡。一件蹙金绣云霞翟鸟纹的深青霞帔,金线在光线下流淌着夺目的光彩。一条金镶羊脂白玉带,玉质温润,金工精湛。

“赐尔珠冠霞帔一袭,金镶玉带一条。”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一丝难得的温煦,“敕封尔为——顺德夫人!彰尔淑德,顺承天意,抚安西南!”

“顺德夫人”四字一出,侍立一旁的礼部尚书和鸿胪寺官员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讶。土司受封诰命夫人并非没有先例,但由皇帝亲口敕封并赐予“顺德”这般彰显妇德与忠诚的封号,意义非凡!

奢香压下心头激荡,郑重跪下,双手接过那沉重的托盘:“臣妾奢香,叩谢陛下天恩!陛下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微微颔首,目光深远:“马晔欺君罔上,虐害边民,朕必严惩,以正国法,以儆效尤!尔回水西,当谨守臣节,抚育黎庶,督修驿道。水西宣慰使之位,世代相传,朝廷永不相负!”这“永不相负”四字,如同定海神针,重重落下。

“臣谨遵圣谕!必竭尽心力,开山辟路,连通三省,使我西南永为大明藩篱!”奢香的声音带着金石之音。

离京的日子近了。得了“顺德夫人”的诰封,又有皇帝“永不相负”的承诺,奢香并未立刻启程。在诚意伯刘基的暗中支持和引荐下,她开始有条不紊地展开一系列在京活动。

礼部衙门。尚书李原名亲自接待了这位新晋的“顺德夫人”。奢香并非空谈,她带来了早已绘制好的驿道路线草图——自水西(大方)经毕节、过乌撒(威宁)、抵乌蒙(昭通)、东川,再南下入滇。何处需架桥,何处要穿山,何处可设驿站,标注得清晰明了。她更提出,水西愿出役夫三千,并恳请朝廷调拨部分熟悉山路的湖广匠人指导开凿。李原名看着图上清晰的标注和眼前这位目光坚定的女土司,捋须沉吟片刻,终是点头:“夫人深谋远虑,为国分忧,本部堂自当上奏陛下,尽快拟定章程,下发勘合文书!此路若通,功在千秋!”

国子监彝伦堂。十几名穿着朴素青衿的贵州籍学子被召集到此。他们大多来自黔地汉人移民家庭,对这位传说中的“蛮夷女土司”心怀好奇。奢香没有高谈阔论,只平静地讲述着毕节卫刘瑜兴办的青阳书院,讲书院里苗彝汉孩子同窗共读,学识字、学农事、学武略。她当场取出一个沉甸甸的锦袋,里面是皇后额外赏赐的百两纹银。“这些银子,非赏赐。望诸生学成后回到黔地,或助乡里蒙学,或购书册笔墨。西南之兴,根在教化。望诸生学成归乡,莫忘桑梓。”学子们看着那袋银子,又看看奢香沉静诚挚的脸。露出深深的动容与敬意,纷纷躬身作揖:“夫人高义,学生等谨记!”

消息不知如何传了出去。当奢香结束国子监之行,回到位于秦淮河畔的临时居所——一座挂着“悦来客店”匾额的老旧院落时,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

客店门前那条不算宽敞的巷子,竟被闻讯而来的南京百姓挤得水泄不通!男女老少,引颈踮足,都想亲眼看看这位敢在洪武门前血跪三日、告倒了皇亲国戚的“蛮夷女土司”是何等模样。议论声、赞叹声、孩童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看!那就是奢香夫人!”

“听说背上鞭痕老吓人了!”

“嘘!小声点!人家可是陛下亲封的顺德夫人!”

“了不起啊!一个女子,敢告御状,还告赢了!”

“听说还要给咱们大明修通西南的大路呢!”

客店掌柜管事和奢香的护卫如临大敌,紧张地挡在门前。奢香站在门内,看着外面一张张陌生却充满善意与好奇的脸庞。她耳后那处曾被老毕摩视为神异的胎记,此刻平静如常。她只是想起了刘瑜在毕节通衢市集宣布新章程时,那些苗彝汉百姓同样热切而充满希望的眼神。

她忽然抬手,对紧张戒备的掌柜和护卫道:“开门。”

“夫人?”管事愕然。

“开门。”奢香的语气不容置疑,“门外站着的,皆是大明子民,皆是陛下子民。既非仇寇,何须闭门?”

沉重的大门被缓缓拉开。门外喧闹的人群骤然一静,所有目光齐刷刷聚焦在门内那道靛蓝身影上。

奢香迈步而出,走到门前的石阶上站定。她未戴那顶御赐的珠冠,只穿着素雅的靛蓝衣衫,目光平和地扫过众人。人群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