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曰孟子曰未有仁而遗其亲卽未有义而虐其子仁义乃
德之分见曷爲弃絶曰仁义虽是美德而三代下窃仁义之
名离仁义之实者正复不少窃其名而离其实则父子之间
有僞心焉僞则人伦冺矣故必絶弃仁义而一以道处之则
孝慈多矣
絶巧弃利忘形养气盗贼无有方寸太平
又曰巧以利用利以益民亦曷爲乎弃絶曰巧利兴则争欲
得苟或弗获势必相率而盗民有盗心国不可爲矣故亦弃
絶之方使民不致爲盗也
此三者以爲文不足使其使然孰若自若故令有所属应无所着见素抱朴清明
在躬少私寡欲志气如神
又曰三者承上三项而言言此三者皆具文也具文乌足以
治天下乎故令有所属亦惟属之於道已耳而道何在乎
曰见素曰抱朴以及少私寡欲焉素乃白质未施章采朴乃
璞玉未经雕琢皆所谓一也虚也卽所谓道也
异俗章第二十
絶学无忧无爲何虑
西华帝君注曰圣人未尝废学而所学者惟道穷理尽性至
命是皆圣人之学也後世之学不然渉猎诗书求工词赋如
陆机杨雄等辈号称博学而因学转滋忧虞是皆知学而不
知所以学也与其学之弗臧何如弗学故曰絶学无忧
唯之与阿一气聚散相去几何所过者化善之与恶一念动静相去何若所存者神
又曰唯谨诺也阿慢应也同出於声而敬怠以判此善恶之
小者也若云善恶则邪正分途矣然必过爲区别所谓休休
有容者安在古人直以唯与阿善与恶相去究不甚远而一
味浑而忘之不使留形迹也
人之所畏生死大事不可不畏畏天知命
又曰至人待物恒宽律已恒密故夫人之所畏如畏天命畏
大人畏圣言则亦从而畏之不敢高自位置也
荒兮其未央哉沉滞声色流浪生死
又曰荒大也言立体如此岂不大哉其未有央乎
众人熙熙逐物情荡如享太牢於道无味如登春台纵慾无厌我独泊兮其未
兆虚静待之如婴儿之未孩但看婴儿处胎时
又曰众人狃於所欲一得之便熙熙然如享太牢焉如登春
台焉而我独淡泊爲怀全无欲之念萌於中兆卽萌也是其
湛然无欲一如婴儿之在襁褓尙未及於孩也夫孩童已纯
一无僞而婴儿则更无僞矣故以是况之
乘乘兮若无所归岂解有心潜算计
又曰乘乘者卽落落之谓言此心廓落不覊无离无着一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