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黄河秘闻录陈九 > 第二百六十六章 神针(第2页)

第二百六十六章 神针(第2页)

铛……

破船在距离这边还有二十丈左右的地方,一下子停住了,随着水流不停的打转,船上的确没有人,但是那口不知道在时间岁月中被冲刷洗礼了多久的大钟,哐当一声巨响。

钟声穿透了一切,把所有的声音全部都盖压下去,雄音响彻天地,仿佛是混沌初开时所孕育的黄钟大吕之声。

这道钟声从破船直冲云霄,久久都没有散去,缭绕的钟声好像附着到了层层的阴云中,在不停的回荡,缭绕。

轰!!!

湍急的水面,哗啦的蹦起一大团水花,不等我们有任何反应,浑浊的河水,突然透亮了。

我就在水里泡着,看的比钉船上的人更清楚,河水并没有泛清,只不过是河底闪出了一团璀璨夺目的银光。

这团银光会让我联想到河山大运图扩散时所散发的淡淡白芒,但只要再看一眼,就会发觉两者的区别。银光说不清楚有多么闪亮,隔着那么深的河水,直直的闪耀出来,几乎把河面都照亮了。

银光乍现,似乎把汹涌的河水都给震慑了,水流的速度明显变慢了许多。身在水中,感应更直接,我和冷哥仲虎同时察觉到,水下的这团银光在上浮,而且很快。

我说不清楚这团银光到底是什么,三个人相互对视,手脚都不由自主的利索起来,各自攀着吊尸桩,急匆匆的游向河岸。

这团银光让水流变缓,再加上我们全力而为,不多时就各自爬到浅水处,又连滚带爬的登上河岸。汛期水大,河岸到处泥泞不堪,三个人趴在泥水里,顿时就不敢动了。

轰隆……

在我们登上河岸的同时,水底的那团银光,终于冲出了水面,银芒千丝万缕,烁烁生辉。

“那是什么?是什么?”

我睁大了眼睛,在银光浮出水面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根如同白银铸造的柱子,从水底缓缓的露出。

这根“柱子”几近有大腿那么粗,不知道有多长,从水下直立而起,好像要捅破天穹。

“镇河神针!”冷哥很少会变色,但是看到这根如同柱子般的银光,忍不住失声低喝道:“镇河神针!”

这根柱子,似乎只有冷哥知道,我和仲虎茫然不知所云,看看河面,又看看冷哥。但冷哥只是惊诧了那么一下,就不再多说。

整条大河,整片河滩,在此居住谋生的人数不胜数,但真正洞悉镇河神针的,或许只有我们河凫子七门的人。

昔年禹王以十三年治水除魔之功,受到了舜帝禅让,一统九州。在禹王继位以后,收九州之金铸造了传世九鼎,铸造九鼎完毕,残余的金精熔炼成一根柱子,这就是后世七门人所称的镇河神针。

无论九鼎,九棺,或是镇河神针,都是禹王当年遗留下来用以对抗天崩的神器。但许多年以来,镇河神针只是一个传闻,多少代七门人都没有亲眼目睹过,甚或还有七门中的成员揣测,镇河神针是否属实。

轰……

这根银光闪耀的镇河神针浮出水面之后,河道里的河水就如同要冻结了一般,流的很慢很慢。也就是这一刹那间,我才真正明白过来,排教兴师动众,不惜耗费那么大的人力无力,皆是为了对付这根镇河神针。镇河神针隐匿了至少上千年,一旦到它真正出现的时候,就是关乎大河乃至华夏安危的紧要时刻。这根镇河神针,怕是九鼎九棺之外,最最重要的一道屏障了。

镇河神针出现,钉船上的排教人都沸腾了,但是姓柳的老瞎子一阵激动之后,又安静了下来,握着鼓槌,守住祖鼓。

“还不到真正的时候!不要慌!”老瞎子号令下属,排教准备的很充分,人手都是精挑细选的,令行禁止,沸腾的人群也随之平息下来,等待老瞎子下令。

“你们精心谋划,最后也只不过落个一场空罢了!”

在老瞎子和排教人严阵以待的时候,河岸上骤然传来一道苍老又厚重的人声。我滚在黏糊糊的烂泥里,却把这道声音尽收耳中。这是阴山道紫霄老道的嗓音,黄沙场胡易毙命,大头佛置身霸坑鱼腹,紫霄老道就成为三十六旁门的统领,这个老道很鸡贼,若没有十足把握,绝对不会在这种场合公开露面。他既来了,就说明三十六旁门也盯住了这儿,而且有备而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