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噢中草药故事书 > 第355章 百草堂之鼠李(第2页)

第355章 百草堂之鼠李(第2页)

刘二被说中了心思,脸涨得通红,却还嘴硬:“什么抢不抢的,这山里的药材,谁都能采。孙掌柜说了,这老鹳眼有毒,你们用它治病,是要害死人!”

“胡说!”王雪气得发抖,“《唐本草》里写着,老鹳眼只要对症使用、控制剂量,就能治病!是你们自己没本事治,还怕我们治好!”

林婉儿往前跨了一步,手里的短刀闪着寒光:“你再不走,我就不客气了。”刘二见林婉儿动真格的,吓得往后一缩,转身就往山下跑,跑的时候还差点摔了一跤,嘴里嘟囔着:“你们等着……等着瞧……”

看着刘二的背影消失在树林里,王雪才松了口气,把竹篮重新背好:“咱们快回去吧,别让哥和嫂子担心。”林婉儿点点头,把短刀收回鞘里,帮王雪扶了扶竹篮,两人沿着山道往回走。

雨还在下,可两人的脚步却比来时轻快了许多。竹篮里的鼠李散发着淡淡的药香,混着雨水的味道,飘在风里。王雪心里想着,等回去让张阳药师炮制好,王宁哥就能给村民治病了,那些被疼痛折磨的人,很快就能好起来。

可她们没注意到,刘二并没有走远,而是躲在山道旁的树丛里,看着她们的背影,眼神里满是不甘。他从怀里掏出个哨子,吹了一声——不一会儿,两个穿着短打的汉子从树林里钻出来,跟在刘二身后,朝着王雪和林婉儿离开的方向追去。

雨丝渐渐疏了,夕阳把青石镇的屋檐染成暖金色时,王雪和林婉儿终于出现在镇口。竹篮里的鼠李被油布裹得严实,只在掀开的缝隙里,漏出几颗黑亮的果子,沾着的水珠在余晖里闪着光。

“可算回来了!”张娜早就在百草堂门口等着,看见两人身影,立刻迎上去,伸手接过王雪背上的竹篮,指尖触到篮子边缘的湿痕,眉头又皱了皱,“路上没出事吧?看你们裤脚全湿了。”

“没事嫂子,就是遇到刘二捣乱,被我们赶跑了。”王雪擦了擦脸上的雨水和汗,刚要往里走,就见药师张阳从柜台后走出来。他三十多岁,穿着浆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常年抓药、布满薄茧的手,手里还拿着本翻得卷边的《本草纲目》。

“采到鼠李了?”张阳的声音透着急切,目光落在竹篮上。王宁也从里间走出来,刚给李老实换了块热敷的药巾,胡须上还沾着点水汽。“快拿来我看看。”王宁伸手,张娜小心地掀开油布,把竹篮递过去。

张阳先捏起一颗鼠李,放在鼻尖闻了闻,又用指甲轻轻刮了刮果皮,随后从抽屉里拿出个铜制的小刀子,小心翼翼地把果子切开——露出里面黄褐色的种子,背侧那道狭纵沟清晰可见,正是鼠李的特征。“没错,是正品老鹳眼。”张阳松了口气,又拿起几颗仔细查看,“颗粒饱满,没有虫蛀,药效错不了。”

“那就好。”王宁点点头,转身对张阳说,“快按古法炮制,记得用盐水浸泡,再用文火烘干,降低它的小毒。”张阳应了声,端着竹篮走进后院的炮制房——那里砌着土灶,架着铁锅,墙上挂着一排排盛药材的陶瓮,满屋子都是药香。

可没过多久,前堂就传来一阵喧闹声。王宁刚走到门口,就见几个村民站在柜台前,脸上满是犹豫,其中一个穿蓝布衫的老汉手里攥着个布包,像是要抓药,又迟迟不肯递过来。

“王掌柜,”老汉搓着手,声音有些含糊,“方才我在镇口听人说,你们用的那‘老鹳眼’有毒,吃了会拉肚子,是真的吗?”

这话一出,其他村民也跟着附和:“是啊王掌柜,孙掌柜家的刘二在街口喊,说这药是‘毒果’,治不好病还害人。”

王宁心里一沉,知道是孙玉国故意散布的谣言。张娜站在一旁,刚要开口解释,就见王雪从后院走出来,手里还拿着几颗没炮制的鼠李,走到村民面前:“大伯,这老鹳眼是有毒,但只要炮制得当、剂量合适,就能治病!《唐本草》里都写着呢,‘味苦,有小毒,主寒热疝瘕’,不是瞎用的!”

“可……可刘二说,有人吃了这药,拉得站不起来。”另一个村民小声说。

这时,张阳端着刚炮制好的鼠李走出来,那些果子已经变成深褐色,散发着淡淡的盐香。他把盘子放在柜台上,拿起一颗递给村民:“大家看,这是炮制后的鼠李,用盐水浸过,又用文火烘了半个时辰,毒性已经大大降低。咱们治病讲究辨证施治,王掌柜会根据每个人的病情调整剂量,绝不会过量。”

王宁走到李老实的诊床前,扶着他坐起来:“老李,你愿意试试这药吗?要是无效,我分文不取;要是有任何不适,我立刻给你调理。”

李老实看着王宁诚恳的眼神,又摸了摸还在隐隐作痛的肚子,咬了咬牙:“王掌柜,我信你!孙掌柜的药吃了没用,再疼下去,我这条老命都要没了,不如试试你的药!”

王宁立刻转身开方,提笔在纸上写着:鼠李三钱,配伍茯苓、泽泻各两钱,白术一钱,水煎服,每日一剂。张娜按着药方抓药,动作麻利,秤杆打得又准又快。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药材商人钱多多推着独轮车走进来,车上装着几袋当归、黄芪。他穿着件绸缎马褂,手里摇着把折扇,看见满屋子的人,笑着问:“王掌柜,这是在忙什么呢?我听说镇上不少人得了疝痛,你这儿有对症的药了?”

“钱兄来得正好。”王宁把刚开好的药方递过去,“用的是老鹳眼,刚从山里采回来炮制好的。”

钱多多接过药方,眼睛一亮,又凑到柜台前,拿起一颗炮制好的鼠李闻了闻:“好东西啊!这老鹳眼我去年给你送过一批,药效确实好。孙玉国那儿没有这药,就到处造谣?”他说着,转向村民,声音提高了些,“各位乡亲,我走南闯北收药材这么多年,见过不少用老鹳眼治病的,只要用得对,治疝瘕、腹胀最有效,哪来的‘毒果’一说!”

村民们听钱多多这么说,脸色渐渐缓和下来。那穿蓝布衫的老汉率先把布包递过去:“王掌柜,那我也抓一副药,试试。”其他村民也跟着围上来,柜台前顿时热闹起来。张娜一边抓药,一边笑着对村民说:“大家放心,这药煎的时候,先把鼠李用水泡一刻钟,再跟其他药材一起煮,煮够半个时辰,药效更好,也更安全。”

王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抬头看向窗外,夕阳已经沉到山后面,天边的云霞红得像火。后院里,张阳还在收拾炮制工具,王雪正帮着把晒干的药草归置到陶瓮里,林婉儿则靠在门框上,看着这一切,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可王宁知道,这只是开始。孙玉国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接下来,恐怕还有更多麻烦等着他们。

天刚蒙蒙亮,百草堂的门就被推开了。李老实背着个布袋子,脚步轻快地走进来,脸上的愁容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笑意。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褂子,腰间系着根麻绳,进门就朝着柜台后的王宁拱手:“王掌柜!您的药太神了!”

王宁刚把药柜的抽屉整理好,见李老实来了,忙起身迎上去:“老李,感觉怎么样?”

“好太多了!”李老实拍着自己的肚子,声音洪亮,“昨天喝了第一剂药,晚上就觉得肚子不胀了,疝痛也轻了不少,今早起来还吃了两大碗粥!”他说着,把布袋子递过来,里面装着几个刚蒸好的玉米面窝头,“这是我家老婆子蒸的,您别嫌弃,尝尝。”

张娜在一旁笑着接过窝头,放在柜台后的竹篮里:“您太客气了,治病救人是我们该做的。药还得接着喝,三剂服完,再过来复诊。”

正说着,门外又涌进来几个村民,都是前一天抓了鼠李药方的人。有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怀里的孩子之前腹胀得哭闹不止,此刻却安安静静地睡着;还有个中年汉子,昨天走路还扶着腰,今天已经能挺直身子大步走了。大家围着王宁,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药效,把小小的药铺挤得满满当当。

张阳从后院走出来,手里拿着刚炮制好的鼠粒,见这热闹景象,也忍不住笑了:“我就说这老鹳眼对症,只要炮制到位、剂量精准,保管能治好病。”他穿着的青布长衫上沾着点药粉,是方才烘制药材时蹭到的,却丝毫不影响他眼里的光彩。

王宁正跟村民说着服药的注意事项,忽然听见门外传来一阵喧哗。他探头出去,只见孙玉国带着刘二,还有两个陌生的汉子,站在药铺门口,脸色阴沉。孙玉国穿着件绸缎马褂,手里拿着个烟袋锅,烟杆上的铜头闪着光,却遮不住他眼里的怒气。

“王宁!你给我出来!”孙玉国的声音拔高,引得路过的村民都围了过来,“你用有毒的老鹳眼给人治病,要是出了人命,你担得起责任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