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人间风华什么意思 > 第300章 冠冕长安付烟波鹤骨枯时纸笔歇(第1页)

第300章 冠冕长安付烟波鹤骨枯时纸笔歇(第1页)

长安城的春,来得黏稠。

柳絮如雪,却沾着宫阙的脂粉气,纷纷扬扬,落在朱紫公卿的冠冕肩头,也落满秘书监贺知章那身洗得发白的旧青衫。

他走出皇城承天门高大的阴影,脚步有些虚浮,像踩在云端。

日光刺眼,他抬手挡了挡,眼前却一阵恍惚——巍峨的丹凤门楼,竟与故乡会稽山苍翠的轮廓重叠了一瞬。

“季真公?”

身后传来一声清朗的呼唤。新任太常博士李泌,一身浅绯官袍,风姿清举,快步追了上来,眼中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锐气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方才殿上,圣人问起《龙瑞宫记》碑文拓本,您……”

贺知章停下脚步,缓缓转过身。

他须发皆已皓白如雪,脸上深刻的皱纹如同被岁月刀笔镌刻的道痕,唯有一双眼睛,依旧澄澈,只是此刻那澄澈的湖底,似乎沉淀了太多无法言说的疲惫与飘忽。

他看着李泌,微微一笑,笑容里带着洞悉世情的温和,也有一丝神思不属的游离:“长源啊…碑文…在秘书省东阁,第三排书架,青布函套裹着。老朽…怕是记不清具体第几格了。”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远处宫墙上空盘旋的几只灰鹤,声音轻得像自语,“记性…越发不济事了。方才殿中奏对,圣人的脸…竟也模糊了一瞬。”

李泌心头一凛。眼前这位,可是文坛北斗,儒门尊宿,秘书监贺季真!其胸中锦绣,腹内乾坤,曾令多少后学仰望?其“清谈风流”、“饮中八仙”的狂名,至今犹在长安坊间流传。

可此刻,看着他眼中那抹挥之不去的恍惚,看着他扶住宫墙微微颤抖的手,李泌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升起。再高的修为,再大的名望,终究敌不过这无情的岁月消磨。

“季真公…”李泌喉头有些发紧,一时竟不知如何措辞。

贺知章却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言,目光依旧追随着那几只盘旋的鹤影:“长源,你看那鹤,生于北冥,游于南溟,终归要回到它认定的地方去。人也一样。”

他收回目光,望向南方,眼神悠远,“老朽这叶浮萍,飘荡得……太久了。”

数日后,紫宸殿。龙涎香的馥郁也压不住殿内沉凝的气氛。

太子李亨侍立御座旁,眉头微蹙。宰相李林甫、新任京兆尹王鉷等重臣垂首肃立,眼观鼻鼻观心。

御座之上,李隆基看着手中那份墨迹淋漓的奏疏,神色复杂。

他保养得宜的脸上,第一次清晰地显露出属于帝王的沉重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

他将奏疏轻轻放下,那纸张与紫檀御案接触的轻响,在寂静的大殿中异常清晰。

“贺卿…”李隆基的声音带着一种迟滞的沉郁,打破了沉默,“此疏…心意已决?”

他的目光落在丹墀下那道青衫身影上。贺知章未着官袍,只一身寻常布衣,身形清癯,脊背却挺得笔直,如同风雪中一杆不肯折腰的老竹。

贺知章深深一揖,动作依旧带着士大夫的优雅从容,声音平和却透着一股不容转圜的决绝:

“陛下垂询,老臣惶恐。然臣……确已病骨支离,神思昏聩,常视物而恍惚,闻声而惊悸。身居庙堂,尸位素餐,实愧对陛下信重,亦负天下苍生之望。”

他抬起头,那双澄澈的眼中,此刻清晰地映着疲惫的暗影。

“恳请陛下,允臣骸骨,归于故土山阴。臣愿舍去本乡微薄家宅,立为道观,供奉三清;再求周宫湖数顷浅水,为放生池泽,祈一方生灵安泰。臣…惟愿于此残躯朽灭之前,得沾故乡水土之气,闻几声越音吴语,于愿足矣。”

“贺监!”太子李亨忍不住踏前半步,声音带着真切的挽留,“您乃国朝文胆,道门清望!些许小恙,宫中御医圣手云集,何愁不愈?东宫讲席,尚待您主持,天下士子,更仰望您如北辰!岂可轻言去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