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四合院一人纵横 > 第2613章 麟趾呈祥168(第3页)

第2613章 麟趾呈祥168(第3页)

宣读完毕后,赵家麟看向岷王,语气诚恳地说:“岷王殿下,如今藩王势力过大,已对国家稳定造成威胁。削藩并非针对殿下,而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朝廷的优待政策,足以保障殿下和家人日后的生活无忧,还请殿下三思。”

岷王沉默片刻,叹了口气说:“本王也知道,藩王势力过大并非好事。这些年,本王看着燕王拥兵自重,欺压百姓,心中也颇为不满。只是,兵权乃是藩王的根本,一旦交出,日后恐怕会任人摆布。”

“殿下放心,朝廷向来言出必行。”赵家麟说道,“臣可以向殿下保证,只要殿下交出兵权,朝廷定会遵守承诺,绝不会亏待殿下。而且,殿下交出兵权后,不必再承担镇守属地的责任,可以安心享受生活,潜心研究诗文,这岂不是更好?”

岷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本就对政事不热衷,若能卸下兵权,安心研究诗文,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他沉思片刻,终于点头:“好!本王相信赵大人,也相信朝廷。本王愿意交出兵权,配合朝廷削藩。”

赵家麟心中大喜,连忙起身向岷王行礼:“多谢殿下深明大义!殿下的决定,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国家的稳定和百姓的安宁。臣会立刻向陛下禀报殿下的决定,为殿下争取更多的优待。”

解决了岷王的问题后,赵家麟马不停蹄地前往谷王的属地——荆州府。谷王性格谨慎,得知赵家麟前来,并未亲自迎接,只是派了一名官员在城门口等候。

来到王府后,谷王坐在议事厅的主位上,神色冷淡地看着赵家麟:“赵大人此次前来,也是为了削藩之事吧?”

“正是。”赵家麟不卑不亢地回答,“谷王殿下,如今藩王势力过大,已对国家稳定造成威胁。朝廷推行削藩,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还请殿下配合。”

谷王冷笑一声:“配合?交出兵权后,本王与普通百姓有何区别?朝廷的优待政策,不过是安抚人心的手段罢了,本王岂能相信?”

“殿下此言差矣。”赵家麟从容答道,“朝廷的优待政策,并非安抚人心的手段,而是真心实意地为藩王着想。岷王殿下已经同意交出兵权,朝廷也已下旨,给予他丰厚的俸禄和优待。殿下若是不信,可以派人去长沙府打探,便知臣所言非虚。”

谷王眉头微皱,他确实听说了岷王同意削藩的消息,但心中依旧疑虑重重。“就算朝廷会给予优待,可没有了兵权,日后若是有人陷害本王,本王该如何自证清白?”

“殿下放心,朝廷会颁布法令,保障藩王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赵家麟说道,“而且,殿下交出兵权后,可前往京城居住,与其他藩王一同生活。京城乃是天子脚下,治安良好,殿下的安全更有保障。”

谷王沉默片刻,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他知道,如今朝廷削藩的决心已定,若是执意反抗,恐怕会落得与燕王同样的下场。而且,岷王已经同意削藩,自己若是坚持反抗,也难以抵挡朝廷的兵力。他叹了口气:“好!本王也愿意交出兵权,配合朝廷削藩。但本王有一个条件——朝廷必须保证,日后绝不会亏待本王和家人。”

“殿下放心,臣以人格担保,朝廷定会遵守承诺!”赵家麟郑重地说。

解决了岷王和谷王的问题后,赵家麟立刻向皇帝禀报。皇帝龙颜大悦,下旨表彰岷王和谷王深明大义,同时按照承诺,给予他们丰厚的俸禄和优待。

南方藩王的削藩工作顺利完成,极大地鼓舞了朝廷官员的士气。赵家麟回到京城后,立刻开始着手处理中原藩王的削藩事宜。中原的宁王和晋王兵力强盛,且态度强硬,削藩工作难度极大。

赵家麟首先派人前往宁王和晋王的属地,传达朝廷的削藩旨意,试探他们的态度。不出所料,宁王和晋王都明确表示拒绝削藩,还暗中加强了兵力部署,做好了反抗的准备。

“看来,只能采取强硬手段了。”赵家麟在内阁会议上说道,“宁王和晋王拒不配合削藩,还暗中准备反抗,若不尽快解决,恐会引发新的叛乱。臣建议,调派兵马前往中原,对宁王和晋王形成威慑,迫使他们交出兵权。”

兵部尚书立刻表示赞同:“赵大人所言极是!宁王和晋王兵力强盛,若不展示朝廷的武力,他们绝不会轻易屈服。臣建议,调派五万兵马,由李将军率领,前往中原,同时传旨给周边州县的官员,让他们做好配合准备。”

沈文也说道:“臣也赞同调派兵马。不过,我们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若是宁王和晋王执意反抗,就只能出兵讨伐了。”

赵家麟点了点头:“各位大人所言极是。我们既要展示朝廷的武力,也要做好出兵讨伐的准备。同时,我们还要派人暗中联络宁王和晋王属地的官员,争取他们的支持,从内部瓦解宁王和晋王的势力。”

会议结束后,朝廷立刻调派五万兵马,由李将军率领,前往中原。同时,赵家麟派人暗中联络宁王和晋王属地的官员,许以高官厚禄,争取他们的支持。

李将军率领兵马抵达中原后,在宁王和晋王的属地周边驻扎下来,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宁王和晋王见状,心中开始不安起来。他们虽然兵力强盛,但与朝廷的兵马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而且属地内的官员也开始动摇,不少人暗中与朝廷联系,准备投靠朝廷。

就在这时,赵家麟亲自前往中原,面见宁王和晋王。他在宁王的王府中,再次向宁王阐明削藩的必要性和朝廷的优待政策,同时也明确表示,若是宁王执意反抗,朝廷将出兵讨伐,届时宁王不仅会失去藩王爵位,还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宁王沉默良久,终于叹了口气:“本王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本王愿意交出兵权,但朝廷必须保证,本王和家人的安全和待遇。”

“殿下放心,朝廷定会遵守承诺!”赵家麟说道。

解决了宁王的问题后,赵家麟又前往晋王的属地。晋王见宁王已经同意削藩,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也只能无奈地交出兵权。

中原藩王的削藩工作也顺利完成,只剩下北方的代王和肃王。代王和肃王驻守北方边境,负责抵御匈奴等外族的入侵,若是贸然削藩,可能会影响边境的防务。

赵家麟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对代王和肃王采取“缓削”的策略——暂时不收回他们的兵权,但限制他们的兵力扩张,同时将他们属地内的赋税征收权收归朝廷,削弱他们的经济实力。待边境形势稳定后,再逐步收回他们的兵权。

代王和肃王深知自己的职责重要,也明白朝廷的顾虑,便同意了赵家麟的提议。至此,大景王朝的削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藩王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削弱,国家的权力进一步集中到朝廷手中。

削藩工作完成后,赵家麟并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削藩虽然解决了藩王的威胁,但国家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西北边境的匈奴隐患、江南地区的水患、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普及问题等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