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四合院一人纵横 > 第2609章 麟趾呈祥164(第4页)

第2609章 麟趾呈祥164(第4页)

回到家后,柳氏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赵家麟爱吃的菜。饭桌上,赵家麟把在青州文会的经历,以及跟着周大儒学习的情况,一一讲给父母听。赵文轩听得连连点头,不断感慨:“好,好,真是太好了!我们赵家,终于出了一个有出息的人!”

接下来的日子,赵家麟一边陪伴父母,一边继续研读典籍,偶尔还会去县学给学生们讲课。得知他被周大儒收为弟子,还能直接参加会试后,云溪县的读书人更是对他敬佩不已,不少人都慕名前来拜师求学,赵家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这天,赵家麟正在院子里给学生们讲解《中庸》,突然看到青禾匆匆跑进来,神色慌张地说:“公子,不好了!县衙派人来了,说有紧急公务找您!”

赵家麟皱了皱眉,心里有些疑惑。他刚回云溪县没几天,县衙会有什么紧急公务找他?他让学生们先自行学习,自己则跟着青禾来到前厅。

前厅里,一个穿着衙役服饰的中年男人正焦急地等候着,看到赵家麟进来,立刻站起身:“赵先生,您可算回来了!周大人让我来请您,说是云溪县西边的村子爆发了瘟疫,情况十分危急,想请您去帮忙!”

“瘟疫?”赵家麟心里一惊。瘟疫在古代可是大事,一旦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他立刻说:“好,我这就跟你去县衙!”

来到县衙,周大人正焦急地在大堂里踱步,看到赵家麟进来,立刻迎了上去:“赵先生,你可算来了!云溪县西边的李家村,三天前开始出现瘟疫症状,已经有十几个人病倒了,还有两个人不幸去世了。我已经派人去青州府求援了,但援军还需要几天才能到,现在只能靠我们自己先控制住疫情。”

赵家麟点了点头,神色严肃地说:“周大人,您放心,我一定会尽力帮忙。不过,控制瘟疫需要做好隔离、消毒和治疗三个方面,我们得立刻制定方案。”

接下来的时间,赵家麟和周大人一起,召集了云溪县的医官和乡绅,制定了详细的防疫方案:首先,将李家村封锁起来,禁止村民进出,防止瘟疫扩散;其次,组织人手对李家村进行全面消毒,焚烧死者的衣物和生活用品;最后,由医官负责治疗病人,赵家麟则负责安抚村民的情绪,给他们讲解防疫知识。

方案制定好后,赵家麟立刻带着人手,前往李家村。来到李家村外,远远就能看到村子被封锁起来,村口站着几个衙役,神色紧张地守着。走进村子,只见村子里一片死寂,偶尔能听到村民的咳嗽声和哭声,气氛十分压抑。

赵家麟没有犹豫,立刻组织人手开始工作。他亲自带着人,挨家挨户地给村民讲解防疫知识,告诉他们要勤洗手、勤通风,不要接触病人的衣物和生活用品。同时,他还安抚村民的情绪,告诉他们朝廷已经派援军过来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战胜瘟疫。

医官们则忙着给病人治疗,虽然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但他们还是尽最大努力,用草药缓解病人的症状。赵家麟也利用自己在现代学到的知识,建议医官们用艾草和苍术焚烧消毒,效果果然比之前好了很多。

在赵家麟和众人的努力下,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几天后,青州府的援军终于到了,带来了大量的药材和防疫物资。在援军的帮助下,李家村的瘟疫很快就被彻底扑灭了。

瘟疫过后,李家村的村民们对赵家麟感激不已,纷纷来到赵家道谢,还送来了不少土特产。周大人也对赵家麟赞不绝口,亲自上书青州府,为他请功。

赵家麟却没有居功自傲,他知道,这次能战胜瘟疫,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第二年春天。赵家麟告别了父母和学生们,再次踏上了前往青州府的路。这次,他要从青州府出发,前往京城参加会试。

周大儒早已在青州府等候,看到赵家麟来,笑着说:“家麟,准备好了吗?京城人才济济,会试可比文会难多了,你一定要好好发挥。”

“老师放心,学生已经准备好了。”赵家麟躬身行礼,语气坚定地说。

周大儒点了点头,从怀里拿出一本厚厚的书,递给赵家麟:“这是老夫多年来对儒家典籍的研究心得,你带着它,路上可以好好看看,或许对你会有帮助。”

赵家麟接过书,心里满是感激:“多谢老师!学生一定好好研读。”

几天后,赵家麟和其他前往京城参加会试的举子一起,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前往京城的路很远,需要走一个多月。路上,赵家麟一边研读周大儒给的书,一边和其他举子交流学问,收获颇丰。

这天,他们来到一个叫“清风镇”的小镇,准备在这里休息一晚。刚走进客栈,就听到大堂里传来一阵争吵声。赵家麟好奇地走过去一看,只见一个穿着长衫的书生正和客栈老板争吵,周围围了不少人。

“老板,你怎么能这么不讲道理?我明明提前订好了房间,你怎么能把房间卖给别人?”书生气愤地说。

客栈老板却一脸不耐烦:“谁让你来得这么晚?人家愿意出双倍的价钱,我当然要卖给人家!你要是想住,就等明天吧,今天已经没有房间了。”

书生急得满头大汗:“我明天还要赶路去京城参加会试,要是今天住不了店,耽误了行程怎么办?”

赵家麟看着书生焦急的样子,想起了自己当初去青州府参加文会时的情景。他走上前,对着客栈老板说:“老板,这位兄台是要去京城参加会试的举子,耽误了行程可就麻烦了。我那里订了一个双人间,不如让这位兄台跟我一起住吧。”

客栈老板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既然赵公子开口了,那好吧。”

书生感激地看着赵家麟,连忙道谢:“多谢兄台帮忙!在下是江南苏州府的举子沈文,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在下云溪县赵家麟。”赵家麟笑着说。

“原来是赵兄!”沈文眼前一亮,“我听说过你的名字!你在青州文会上得了第一名,还被周大儒收为弟子,真是太厉害了!”

赵家麟谦虚地笑了笑:“沈兄过奖了,只是运气好而已。”

两人一起回到房间,聊得十分投机。沈文告诉赵家麟,他来自江南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饱读诗书,这次去京城参加会试,是希望能考中进士,为朝廷效力。

赵家麟也跟沈文聊起了自己的经历,以及对儒家典籍的理解。两人越聊越投缘,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