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君从不喜欢外人知道他妻子的年龄。有一天,当他走进一家贺卡专卖店的时候,他问店员:“你们有没有结婚情人圣诞新年生日纪念卡出售?”
“我们这儿有生日卡、结婚卡、情人卡、圣诞卡、贺年卡,但没有你要的那种什么……”
某君连忙解释:“是这样的,下星期二是我太太结婚十周年后第八个情人节后的第二个圣诞节后的第四个新年后的第二十一个生日。”
真是难为了这位先生,为了自己妻子的真实年龄不让别人知道,真是煞费苦心,转了这么大的一个弯,让人听得是一头雾水。但是,不可否认,由此也产生了幽默的效果。
当有什么话是不好直接说出口的,那就可以采用拐弯抹角这个办法,把难听的话说得很委婉,既让人容易接受,也因此有着十足的幽默意味。
一位家长在他儿子的《学生手册》上看到这么一条意见:您的小孩在学习时创造性地使用自己的视觉器官。这段话,家长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只好打电话请教老师,教师回答说:“哦,这是说他时常抄旁边同学的作业,并且抄得巧妙。”
老师没有直接说孩子有抄袭行为,而且拐的弯很大,让人不解其意,等听到最后的答案时,压抑不住的笑也就喷发出来了。
有一对热恋中的男女青年,小伙子因为忙于工作总是没有时间陪女友,女友从最初的无奈变成了生气。一天他到女朋友家去,看到女朋友新买了六只小鸡,女朋友介绍说其中有五只公鸡、一只母鸡,他便奇怪地说:“亲爱的,你怎么买了五只公的、一只母的呢?”
女朋友:“这样小母鸡就总是有人陪,不会像我那么寂寞了。”
小伙子—下明白了女友的用意,赶忙赔不是,并为以后的行动作了承诺。生气的女朋友并没有冲男友发火,而是用另外的方式——转弯抹角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这种幽默的方法显然要比发火更容易让对方接受。
一个秀才说话喜欢拐弯抹角,一天,他骑着马到朋友家讨酒喝,朋友说:我有一斗酒,可惜没有下酒菜。”
秀才说:“这好办,就把我的马杀来煮着吃吧!”
朋友很惊异地说:“那你骑什么回去呢?”
秀才随即指着院子中的鸡说:“我骑着它回去好了。”
朋友恍然大悟,不觉失笑。他想故意再难为一下秀才,说:“鸡可以杀来下酒,就是没有柴煮好它。”
秀才说:“这还不容易,把我的衣衫脱去煮吧!”
朋友笑着问:“那你穿什么呢?”
秀才指着门前的篱笆说:“穿它。”
秀才就是利用拐弯抹角的办法把自己想以鸡下酒的念头以幽默的方式明确地表达出来。面对朋友的诘难:没有下酒菜,他说杀他的马,这自然会引得朋友问他骑什么,于是就有骑鸡的回答。他的意思谁都明白是要让朋友杀鸡款待他,不好直说,就用拐弯抹角的方法说出让人为之失声大笑的话,却是彼此心照不宣,而又有着十分动人的幽默力量。
转弯抹角幽默术能起到指桑骂槐的作用。它特别适合于那种你心怀不满而不便明说的场合,有时候你又不得不说,只好把话题绕远,再向主题靠近,犹如剥笋一般一层一层地把笋壳去掉,最后才露出笋的本相一样,直到最后方表明自己真正的意思。因为绕了一些圈子,说了一些题外话,别人对你所表露出来的反对或不满就不如你直接说那般难以接受,并且幽默也在其间充当了缓和剂,不至于让你和别人的矛盾激化。在笑声中,谁能再板起脸对异己分子加以回击呢?
有一位顾客正在一家小餐馆进餐,吃到一半时,他突然高喊:“服务员,快来呀!”
在场的人都吃了一惊,当服务员赶来时,他不慌不忙地朝饭碗里指了指,说道:“请帮我把这块石头从饭碗里抬出去好嘛!”
这种幽默得近乎艺术化的表达比起板起面孔的训斥要好上何止百倍。
一天,罗伯特敲开了邻居的门:“请把您的收录机借给我用一晚上好吗?”
“怎么,您也喜欢晚间特别节目吗?”
“不,我只是想夜里安安静静地睡上一觉。”
人和人之间难免会发生冲突,由于某种原因,你必须对朋友当场提出批评时,不妨采取上面这种拐弯抹角的方法,这样既表达了你的意见,又能避免短兵相接、激化矛盾,还能表现你豁达大度的良好修养。豁达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幽默能恰到好处地帮你展现这种伟大的品格。
转弯抹角幽默技巧要取得幽默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转的弯与所抹的角和实际情形之间的反差。这含有设置悬念的味道,一开始你的话离你所想表达的意思相距十万八千里,让对方摸不着头脑,强烈地想知道下文,然后你才转弯抹角地把话题拉近,最后将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却往往与对方所期望的情形有较大的出入,期望与现实产生冲突,幽默也就应运而生了。
暗度陈仓的幽默技巧
暗度陈仓幽默术就是用表面的做法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掩人耳目,然后实现自己的真实意图。由于明暗之间的强烈反差而给人以不和谐的感觉,从而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一个人所共知的成语,它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刘邦灭秦后,被项羽封为汉王。在从关中往汉中去时,他听从张良的计策,沿途烧毁栈道,以表示无意东归,麻痹项羽。后来,刘邦又表面上修栈道,却暗地里绕道陈仓打回文中,取得了楚汉战争的初步胜利。
这个成语的意思概括起来,就是说:用表面上的一套做法来掩入耳目,暗地里却另有打算。表面上的做法必须做得真,才能吸引对方,才能让对方信以为真,这样才能实现暗地里的真正打算。这种手法使用在幽默中,就会因为明与暗之间的反差而给人以不和谐的感觉,从而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
病人临终前曾向吝啬鬼借了30迪尔汗。病人刚咽气,吝啬鬼便赶来吊唁。
他安慰死者的儿子说:
“孩子,不必过于悲伤,无论是卑微者还是至高无上的伟大人物,谁也免不了要走这一遭……拿破仑到哪儿去了?希特勒到哪儿去了?亚历山大大帝到哪儿去了?你爸爸生前借我的30迪尔汗又到哪儿去了?”
吝啬鬼自然是怕人去财空,自己借出去的钱没了着落,想急于提醒死者的儿子还钱的事情。但是,他也知道人刚去世,家人还沉浸在悲痛中,此时如果正面提出来必然让人反感,可是不提出来又不是他的本性,于是,他巧妙地利用吊唁玩了一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把戏:他假惺惺地来吊唁死者,并且劝慰死者的儿子“要节哀顺变,人都是会有一死的,不必过于难过”,所以他举出了拿破仑、希特勒、亚历山大大帝这些知名的人物来证明自己的话。但事实上,他的用意并不在此,这些都只是他明着修的栈道,他的真实意图是提醒死者儿子他的父亲欠自己的钱还没有还。吝啬鬼先使用明修栈道的方法掩人耳目,接着暗度陈仓,落到了自己的真实意图上:“你爸爸生前借我的钱又到哪儿去了?”
吝啬鬼玩得可谓高明,既吊唁了对方,安慰了死者的儿子,又实现了自己要账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从旁人的角度看来,吝啬鬼的办法充满着幽默,让人真是哭笑不得。
由此,我们看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幽默术的关键在于“修栈道”,让对方不明白你的真实意图,产生很大的欺骗性,这样你才能顺利地“暗度陈仓”,实现自己的目的。“修栈道”的目的就是迷惑对方,做得越像,对方越容易上当,你就越能轻易地“暗度陈仓”。
古时候,有一个县官很喜欢附庸风雅,尽管画术不佳,但兴致很大。他画的虎不像虎,反而像猫。并且,他还每画完一幅作品,都要在厅堂内展出,让众人评说。大家只能说好话,不能说不好听的话,否则,就要受到惩罚,轻则挨打,重则流放他乡。
有一天,县官又完成了一幅“虎”图,悬挂在厅堂,又召集全体衙役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