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司令员不断地使用顿跌生趣的幽默技巧,采取停顿的方法造成出乎意料的语义突转,将战士们的情绪吊高、降低,再吊高、再降低,让战士们在他“滚雪球”一般的情绪调动中,情绪在不断的高涨和低落中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近乎是在大喜大悲中不断地转变,最后产生了趣味横生的效果。
陌生人之间使用这种“顿跌生趣”的幽默技巧,能使双方的距离迅速拉近,产生奇妙的亲近作用。
有一次,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在巴黎叫了一辆出租马车。他先把旅行包扔进了车里,然后爬了上去,赶车人问道:“柯南道尔先生,您上哪儿去?”
“您认识我?”作家非常诧异地问。
“不,从来没有见过。”
“那您怎么能一下叫出我的名字呢?”
“这个吗,”赶车人井井有条地说,“我在报纸上看到你在法国南部度假的消息;看到你是从马赛开来的一列火车上下来;我注意到你的皮肤膨胀黝黑,这说明你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至少呆了一个多星期;又从你右手指上的墨水渍来推断,你一定经常写作;另外你还具有外科医生那种敏锐的目光并穿着英国式样的服装……”说到这里赶车人顿了顿,柯南道尔吃惊地说:“你居然能从所有这些细微的观察中认出我来,真是太神奇了,你简直和福尔摩斯不相上下了。”
“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赶车人说。
“什么事实?”
“旅行包上写有你的名字。”
听到这里,作家和幽默的赶车人都笑了,两个人间的陌生感也在瞬间消失了,开始了一段巴黎的快乐之旅。正是幽默的运用,使两个人之间产生了许多温馨的感觉,并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两个幽默故事,我们应该看出来了,所谓顿跌生趣,说直白些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说话大喘气。这个大喘气,就是较长的停顿。而在这个停顿的前后,让听者产生了较大的语意突转,甚至得到了前后截然相反的意思,在前后这种强烈的语意反差中,幽默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顿跌生趣法多用于相声、小品等演出场合与生活中的逗笑场合。生活中可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调侃:
“我是县长——”停顿,然后接“——派来的。”
再如:
—个说:“早晨我害怕闹钟响。那闹钟一响,我就像中了一颗子弹似的。”
另一个笑道:“吓得从床上跳起来了吧!”
“没有,像死人一样又睡了。”
平时在说这样的幽默故事时,要停顿适时,述说平稳,加强语义落差,表达起伏跌宕,将笑声推向极致。
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这种幽默技巧在使用时,不能将“雪球”滚得太大,也就是不能过于频繁地使用,尤其是不能在某一段的谈话中集中使用,否则过犹不及,很可能让对方在情绪的不断转化中失去情绪。一旦对方失去了情绪,那也就失去了对你所讲述的事情的兴趣。对方的索然无味,也就预告了你制造幽默的失败。
隐含判断的幽默技巧
幽默的产生就在于它不是一览无余的,需要人们去思考得出结论。隐含判断自然不是明确判断,而是把一些不想直说的话间接地说出来,把你的判断隐藏在谈话中,让听话的一方在作出延伸或深入判断之后,领悟出被你“藏”起来的那层意思。
幽默中的“隐含判断”技巧最能体现“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这个特点。“隐含判断”技巧因其具有含蓄性,暗藏锋芒,表面观点和实际观点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大跨度的差距,虚实对比之下往往会显得风趣谐谑,所以能产生十分强烈的幽默感。
据说汉武帝晚年时很希望自己长生不老,一天,他向群臣问话:“相书上说,一个人鼻子下面的‘人中’越长,命就越长;‘人中’长一寸,能活百岁。不知是真是假?”
东方朔听了这话,知道皇上又在做长生不老梦了,不禁失笑。汉武帝见东方朔似有讥讽之意,面露不悦之色,喝道:“你怎么敢笑话我?”
东方朔脱下帽子,恭恭敬敬地回答:“我怎么敢笑话皇上呢?我是在笑彭祖的脸太难看了。”
汉武帝问:“你为什么笑彭祖呢?”
东方朔说:“据说彭祖活了八百岁,如果真像皇上刚才说的,‘人中’就有八寸长,那么,他的脸不是有丈把长吗?”
汉武帝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并愉快地接受了东方朔的幽默见解。
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可能因失言而深陷囹圄甚至被诛灭九族。但是,东方朔却能很好地处理这些矛盾,在进谏的同时让皇帝无法怒火中烧,不愧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而他所利用的武器正是幽默——幽默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具体来说,东方朔使用了隐含判断的幽默技巧。他没有直说“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样势必会激怒汉武帝,但是他抓住了汉武帝说的“‘人中’长一寸,能活百岁”的话,把自己的意思和判断。隐藏在了“据说彭祖活了八百岁,如果真像皇上刚才说的,‘人中’就有八寸长,那么,他的脸不是有丈把长吗”中,看似开了一个玩笑,实际的意思是“彭祖的脸怎么可能有丈把长”,这个意思汉武帝自然是能够判断出来的。东方朔在笑声中传达难以反驳的真理,让汉武帝信服并不会感觉尴尬,还保全了自己。
《三国志》中记载着这样的事:
曹操的儿子曹植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很受曹操的宠爱。因此曹操便想废除长子曹丕的世子地位,而改立曹植为世子。这一天,曹操叫来谋士贾诩,屏退左右,向贾诩说起自己打算废丕立植之意,并问贾诩:“你说说你的看法。”
贾诩心中是不赞成改立世子的,可直截了当地否定曹操的心愿当然不行。贾诩听完曹操的述说后,一直默默不语,也没有回答曹操的询问。曹操见他半天不说话,便问道:“和你说了半天,可你却不回答我的问题,这是为什么?”贾诩慢悠悠地回答说:“臣下在想一件事,因而未能及时回答您的问题。”曹操又问:“你在想什么事?”
贾诩沉思半晌,回答道:“我在想袁绍、刘表父子的事呀!”
袁绍和刘表都是东汉末年称霸一方的豪强,袁绍因为非常喜欢小儿子袁尚,便让他代替了长子袁谭做了世子。袁绍死后,袁尚、袁谭各树一帜,互相争斗,最后都被曹操一一灭掉了。刘表也很喜欢小儿子刘琮,后来便废掉了长子刘琦,让刘琮做了继承人,最后也被曹操灭掉。贾诩特意点出这两个废长立幼而最终又被曹操攻灭的人来,意在表明废长立幼终不可取,非常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劝谏。
曹操听了贾诩的话,当然马上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哈哈一笑,从此再也不提改立世子的事了。
曹操和贾诩是上下级的关系,对于曹操的失误,作为下属的贾诩不能充耳不闻,但这件事特殊性在于它又是上级的“家事”,如果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恐怕会“得罪”了曹植,也会引得曹操不快,因此,聪明过人的贾诩用隐含判断的方法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同时也说明了充分的理由,幽默曲折地提醒了曹操,避免了错误的发生。
隐含判断幽默技巧是通过“隐藏”表达观点来表现幽默的,露中有藏,藏中有露,是一经推演判断就能发现真正意图的,如果藏得太密太深,幽默效果就荡然无存了。所以在使用这种技巧时一定要注意藏之有度,要让人们经过短暂的思索后立即能判断得出结论。
转弯抹角的幽默技巧
转弯抹角幽默术是指遇到一些难以言传的情形时,采用与主题毫不相关的一些话语,再巧妙地转一个弯,与主题发生联系以产生幽默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