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张口就来网络用语 > 第三章 突破思维(第4页)

第三章 突破思维(第4页)

“怎么神奇?”美国人问。

“我们新的制作香肠的机器,只要做出来的香肠,不符合我们的口味,我们就可以把香肠放在机器的一边,然后‘倒转一下’机器的把手,那么,机器的另外一边,就会跑出原来的那一头猪。”

上面故事中,美国人的话虽然也十分夸张,但英国人的话比美国人的话更能产生幽默效果,这是因为英国人的话带有更加明显的荒谬性,从而使整段话起了质的变化,幽默也就展现出来了。

生活中很多幽默的成功,在于对关键的地方,用语言进行恰到好处的夸张。你不妨也尝试使用一下这个简单的方法,在人际交往中提升自己的幽默形象。

转换视角的幽默技巧

抛弃习惯的欣赏角度,试着从侧面,或者是反面来看待一个事物,由于突破了人们的常规思维,违反了正常的逻辑,因而显得“不正常”,让人“笑”意丛生。

事情往往是具有两面性的,但是人们总是常常看到其中的一面,这就是习惯思维的力量。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是因为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发生了转变的原因。转换角度,你会发现平淡中的神奇,悲哀中的幸福,枯燥中的幽默。

纽约一个儿童游乐园大门口的牌子上写着:“成年人必须在孩子陪同下,方可进入。”

柏林一家花店门口写着:“送几朵花给你所爱的女人——不要忘了你太太。”

瑞士某旅游胜地的告示牌上写着:“爱花的人,让花留在山上吧。”

伦敦一家旅馆在所有室里贴有这样的告示:“客人们,请把你的歌藏在心底,因为我们的墙壁,并非像你想象的那样厚实。”

加拿大阿尔伯特州某公园入口处一告示牌:“请不要打扰里面的鸟,它们在此避难。”

墨西哥一边境小城的入口处,悬挂一则醒目的交通告示:“请司机注意:本城一无医生,二无医院,三无药品。”

坦桑尼亚曼拉湖国家公园对不文明的游园者,以小诗相劝:“不要招人说,这人真可恶,是他将美丽的环境弄脏,到时,你的脸往哪儿搁?”

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换个角度来劝诫,既充满乐趣,也更容易让人接受,比那些枯燥的警示语有意思多了。事实上,生活中许多不好讲的事一旦换个角度来说,面貌就会焕然一新,妙趣横生。

一对夫妇去百货商场购物,妻子看上一件白色的兔皮大衣,但担心它不能适应雨雪水,就问他博学的丈夫:“亲爱的,你说这兔皮怕雨雪吗?”

丈夫一本正经地回答:“我想他不怕,你看过哪个兔子下雨时打过伞?”

丈夫另辟蹊径,从另外的角度给予这个问题一个又合理又荒唐的解释,这一句话把妻子和售货员都逗笑了。售货员不住地对这位妻子夸他的先生聪明风趣,妻子感觉颜面有光,对丈夫也愈发的崇拜了。

有一次,戈尔巴乔夫为准时赶到会场,要求司机开快车。司机既担心他的安全,又怕违章,只好婉言谢绝。戈尔巴乔夫急了,命令司机与他调换位置,然后亲自驱车,疾驰如飞。很快,车就被交警拦住了,警官命令警士将违章者扣留。警士到车前查询了一下,然后向警官汇报说:

“警官,坐车的是一位要人,恐怕不好查办。”

警官很不满地问:“那个人是谁?”

“我说不准,警官同志。不过,戈尔巴乔夫先生是他的司机。”警士面露难色地说道。

警士的玩笑开得极具水准,如果直言是戈尔巴乔夫开车,那警官必定会很难堪,那与“难道您有胆量扣留戈尔巴乔夫的车吗”无异,而用这种转换角度的方式来说则显得非常风趣,松弛了两人的神经,活跃了气氛,相信警官对此事就不会再追究了。

转换视角的关键在于打破常规,这是首要的条件,否则,很难做到突破常规,有所建树。

一次,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演讲结束后,有人大叫:“马雅可夫斯基,您的诗不能使人沸腾,不能使人燃烧,不能感染人。”

诗人不慌不忙,并不急于解释诗中的内涵,从容地应答道:“因为我的诗不是大海,不是火炉,不是鼠疫。”

很显然,那位带着挑衅的听众的话是质疑诗人的诗歌,或者是蓄意滋事。但是,诗人并没有顺着听众的意思去为自己的诗歌做辩解,而是转换角度:你说我的诗歌“不能使人沸腾”,那是因为它“不是大海”;你说我的诗歌“不能使人燃烧”,那是因为它“不是火炉”;你说我的诗歌“不能感染人”,那是因为它“不是鼠疫”。试想一下,如果诗人去解释自己的诗歌,显然不是一下就能说清楚的,而且可能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蓄意挑衅者,这样的回答真是绝妙之极。

伏尔泰的咖啡瘾很大,一生中喝了数量惊人的咖啡。有个好心人曾告诫他说:“别再喝这种饮料了,这是一种慢性毒药,你是在慢性自杀!”

“你说得很对,我想它一定是慢性的。”这位年迈的哲学家说,“要不然,为什么我已经喝了65年还没有死呢。”

幽默的哲学家先肯定了对方善意的提醒,又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巧妙地表示了劝谏者的好意,又维护自己的习惯,使得一板一眼的劝谏变得轻松而愉快。

另外,我们从诗人的幽默回击中还看到,转换视角很重要的一点,还要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尽管有些联系看起来很荒诞。鼠疫也能感染人,但是显然和诗歌感染人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但幽默正是从这些荒诞中产生的。

顿跌生趣的幽默技巧

所谓顿跌生趣,就是先将一句完整的话拆开,用前半句故意设下一个圈套和悬念,让对方产生错觉,有所期待,把注意力在前半句的含义上固定下来;然后在故意地停顿之后,突然向另一种含义上转去,让听者产生期待的失落。由于语意前后反差强烈,因而产生幽默的效果。

某司令员对部下说:“一个人一支枪——”战士们欢呼雀跃,激动不已。

“这是不可能的。”战士们大为失望。

“两人一支枪——”战士们鼓掌。

“但这也是不可能的。”战士们垂头丧气。

“三个人一支枪——”战士们不抱什么希望。

“这是可能的。”大家惊喜,毕竟有枪了。

“但是木头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