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菜需要提前炖,我先做好炖着。”
林汾阳闻到那香味,疯狂的吞咽口水,真是太香了,他是学厨的,还是有天赋的未来大厨,更是知道,眼前的一锅子炖菜,有多好。光闻味儿就知道味道有多好吃。
他蹲在炉子边上,吸着里面的香味,厚着脸皮问:“董姨,等下能让我试试味,尝一口吗?”
“可以,咱这层楼是单身宿舍,你等下问问那些没有回家的年轻人,愿意不愿意一起吃年夜饭,统计下人数,我好再准备点菜,到时候我们一起过年。”
“那,这咋好意思?”林汾阳也不是不懂事的小伙子。
“没事,也不是天天吃,明年过年你们还不回家过年,我可没有办法给你们做年夜饭了。吃一顿我还是让你们吃得起,我提前买了不少菜。”
“那谢谢董姨,我去问问他们。”这层楼,还有几位单身的小伙子,其时这层楼还有单身的女孩居住,不过都回家了。这层除了玉珍,百分之九十都是本地人。例如眼前的林汾阳也是本地人,不过他父母过世了,家里的哥嫂因为住房的问题,不想林汾阳回去。
小伙子也就不回去了,不碍他们的眼。
“去吧,去吧。”慈爱的眼神,让林汾阳心中一暖。脚步也变得飞快起来。
夜晚,万家灯火通明,家家户户堵在吃年夜饭时,玉珍带着几位大小伙子一起吃年夜饭,满满一桌子的美食,几位小伙子看的眼花缭乱,如果不是他们亲眼所见,谁也无法想象这桌子菜是董姨做出来的。
他们以为董姨一个厂里的食堂大师傅,菜做的再好,也不会好到哪儿去。但此时他们才知道,真是高手在民间,一个食堂师傅的手艺,居然能比全国前三名的大饭店的做菜最好的师傅的做出来的菜都要好吃,真是让他们不得不侧目。
好吃到能吞掉舌头。
“董姨,你的手艺是这个。”林汾阳伸出大拇指,使劲的用力的点了点。
“还行就是。”玉珍不愿意多说,多说多错,饭店里可是有三位都有自己的绝活的名厨。
谁知道到时候小林的话传来传去会不会得罪那边餐厅的大厨。
今晚的年夜饭,深深的印在在场几位年轻人的心中,一辈子都没有忘掉。
沪上做学徒的时光溜走的很快。
在西餐大厨的认可下,玉珍结业,离开了沪上,走之前疯狂的采购了一波。
回去以后,才知道老三自己解决了他离婚的事情。也是他运气好,年后,他去刘家,发现刘小芳给
=请。收。藏[零零文学城]00文学城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他头顶种上了一整片草原。
原来刘小芳婚前喜欢过她村里的一位读过高中的“文化人”,那人在镇上上班,是供销社的职工。
不知道她回娘家的日子,两人怎么搞在一起,他去刘家拜年正好亲眼看到,撞了个正着,刘家人想抵赖也无法抵赖不了。
离婚离的很快,老三离婚时给了他身上能拿出来的所有钱的百分之九十,自己就留了点零花傍身。
玉珍回来后的日子,过得很顺遂。一年后,再次操持了老三的婚事,这次找的是城里的一位姑娘,也是百货大楼的职工,两夫妻都在一个单位,只不过老三家的:范文文,是办公室的干事。
三年的特殊时期,玉珍小心翼翼的维护着,日子过得不是特别艰难,但也没有真的饿着家里人,偶尔还能改善一次生活。
转眼她五十岁到了退休的年龄,老四大学读快毕业了,小五跳了两级也考上了大学。但厂里因为她的手艺延迟了她退休的时间,继续嗨发光发热。
食堂里,高中读完的少东,已经进了厂里的厨房上班做学徒,他是接的奶奶的班,谁也说不了什么。家里除了他,其余的孩子还小,也接不了班。
玉珍住回了村里,偶尔进进城。
第一批老三届在今年夏天末已经开始陆续下乡。小五也毕业了,分配到市里,与她哥一样。老四分到了市府上班,小五分去了医院做行政。
兄妹俩都只是在省城读的大学,分配上也没有找关系,肯定是分往户籍所在地城市。但分配的单位都不错。
早上,玉珍家炊烟袅袅,家里已经分家,各自忙各自的。玉珍熬了点小米粥搭配三合面馒头简单的解决了早饭。
背着背篓准备进山,出门就碰到了昨天新来的知青,在村里妇女主任的带领下参观全大队,帮助他们了解大队,免得以后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