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在整个战斗中,辅助张民达,指挥有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征军进入梅县,叶剑英奉广州留守大元帅府命令,任梅县县长,率二师直属队留驻梅县。
东征军正向孙中山报捷的时候,不料噩耗传来,孙中山先生不幸病逝北京。
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发起东征之师,却没有见到东征的胜利。
他在病中依然日夜关心东征战事。
当接到淡水大捷的电报时,不胜欣慰,并谕代电奖勉“各将士努力杀贼,以期三民主义之实行”。
3月10日,在他病情危殆时,听到潮汕克复的消息,脸上露出十分喜悦的颜色,立即给广东留守大元帅府代行大元帅职权的胡汉民打电报,指示东征军要遵纪爱民,“不可扰乱百姓”。
3月25日,广州留守府向东征军前线通报孙中山于3月12日逝世的噩耗。
晴天霹雳,万民震痛。
叶剑英县长在梅城举行“孙中山先生追悼周”,分片设灵堂进行“望祭”,30日在东校场召开各界民众追悼孙先生大会。
愁云幂幂,哀乐呜咽。
叶剑英亲读祭文,缅怀孙中山一生革命的丰功伟绩,号召全体军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中山先生遗志,消灭陈炯明叛军,把东征和国民革命进行到底。
他声泪俱下,忆述追随伟大革命先行者的战斗岁月,悲痛不已。
叶剑英继承孙中山的遗志,治理梅州,惩恶扬善,清正廉洁,兴办教育,造福一方。
随后,平息香洲兵变和杨刘之乱,再次出师###陈炯明,在东征北伐中屡建战功,向中山先生献上厚礼!1956年11月10日,在孙中山先生九十诞辰时,叶剑英怀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家,著文写道:“中山先生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
对我个人来讲,在这个时候,我特别怀念当年追随中山先生的日子。
往事虽隔了三十多年,可是想起来却历历在目。
中山先生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能很快地接受了新的思想,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从事建党建军,建立根据地的工作。
这种不断前进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直到晚年,叶剑英对中山先生一直怀有敬仰之情,多次瞻仰先生故居,并题词留念。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二篇(1)
在蒋介石叛变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和工人群众的逆境中,叶剑英反戈一击,与蒋介石彻底决裂,投入党的怀抱,积极策应南昌起义,参加领导广州起义1927年4月,中国上空阴云密布,一场充满血腥与罪恶的政治大风暴即将来临。
上海。
12日凌晨一时。
蒋介石酝酿已久的反革命政变的枪声终于打响。
大批全副武装的青洪帮流氓、特务,身着蓝色短裤,臂缠“工”字符号,冒充工人,自法租界乘多辆汽车分散四出,袭击工人纠察队。
工人纠察队仓促抵抗,双方发生激战。
事先早已埋伏在工人纠察队周围的蒋介石的反动军队,趁机借口“工人内讧”,冲出收缴“双方”的枪械。
上海的2700名武装工人纠察队,被解除了武装,牺牲200余人。
当天上午,蒋介石的反动军队占领了上海总工会,并将由流氓、党棍组成的“上海工界联合会”改名为“上海工会组织统一委员会”,盘踞了总工会会所,配合蒋介石的军队破坏总工会所属的各工会,拘捕共产党员和工人领袖。
4月12日这一天,帝国主义在上海的侵略军直接帮助了蒋介石,在租界和华界内,侵略军在各区疯狂搜捕共产党员和工人1000余人,交给蒋介石。
死伤不知其数。
继上海反革命政变以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西和广东等省,也以“清党”名义,对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进行大屠杀。
仅广东一地,被捕杀者即达2100余人,其中包括著名的共产党人萧楚女、熊雄等。
广大的东南和华南地区顿时陷于白色恐怖的腥风血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