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共和国元帅: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 第6部分(第2页)

第6部分(第2页)

其残部熊略、翁腾辉等约三四千人,企图固守淡水待缓。

2月10日,粤军二师进抵淡水城郊。

淡水城构筑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城垣系泥土筑成,又高又厚,有上中下三层射击阵地。

敌军为了防备夜间攻击,在城墙高处装有照明设备,照射城外四周,皎如白昼,一遇攻击,三层枪眼同时还击,喷出火网。

城之四周为洼地,稍远之近郊为土山,地势险要,防守严密,一时难以攻取。

而东征军地形不熟,粮食不济,孤军深入,后无接援。

如何攻克淡水?叶剑英面临一场恶战。

经过侦察,他感到需要与友军协力攻取,周密部署。

他连夜与张师长商量出一个作战方案,第二天到龙岗军校教导团驻地总司令部,向蒋介石、周恩来、加伦等报告作战计划,商讨协力攻打淡水。

在这里,经过半天的研究,确定教导团由平湖、龙岗突袭淡水南面;粤军自西北面、东北面进击(二师由新围向淡水西北前进),对淡水展开三面包围攻势。

2月15日,二师一马当先,协同友军向淡水发起攻击。

此时,城内敌兵向外猛烈射击,子弹密集如雨。

周恩来与各级党代表鼓励学生军奋勇战斗。

张民达、叶剑英身先士卒,勇猛攻城。

激战三小时,敌狼狈向城内退却。

东征军俘获熊略部旅长、团长等军官十余名,毙敌百余人,俘虏千余人。

洪兆麟闻淡水危急,即调惠州、博罗方面叛军,星夜驰援。

但东征军不断猛烈攻击,终于进占淡水。

敌大部被俘缴械。

苏联顾问罗加乔夫在前线,目睹革命军将士作战如此英勇善战,高兴地称赞东征军,堪与苏联红军相媲美。

后来,敌军组织兵力,进行几次反扑,张民达和叶剑英坚守城内,指挥部队,配合友军打退其进攻,迫使敌向平山一带退却。

革命军乘胜追击。

叶剑英事后常说:“淡水一仗打得很苦。

”经过这一仗使东征军信心倍增,军威大振,为第一次东征奠定了胜利基础。

叶剑英在这次战斗中,不仅身临前线指挥,而且冒着枪林弹雨往来于友军之间进行联络,协攻敌人,在东征军中传为美谈。

东征军东出淡水,迅速攻占惠东的平山。

2月22日,东征军粤军司令部在白芒花召开军事会议。

经过激烈争论,许崇智接纳张民达、叶剑英意见,放弃蒋介石先打惠州的主张,确定率领二师、四师主攻三多祝洪兆麟部,向潮汕进军;由蒋介石率领黄埔两团学生军绕过三多祝,迂回海丰,袭击叶举残部。

二师在进军中苦雨凄凄,道路泥泞,行军十分困难,但士气仍然十分旺盛,一路上军歌嘹亮。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一篇(22)

革命军步步紧追,叛军连连败退。

张民达、叶剑英率领全师官兵,艰苦奋战,猛追猛攻,在海陆丰彭湃领导的农民军的配合下,于2月27日攻克海丰城。

直捣“将军府”,端了陈炯明的老巢。

第二天拂晓,蒋介石率学生军迂回至海丰会师。

二师一鼓作气,乘胜猛追,配合学生军,相继收复惠来、揭阳、潮阳,于3月中旬连克汕头、梅县,惠州也不战自下,守军自动献城。

至此,第一次东征仅历时一个多月,大获全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