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青春脚步 之铁血少年行 > 第38部分(第1页)

第38部分(第1页)

许为新和参谋长张宗玉站在路边的土坡上,看着三八七团从眼前经过。团长朱宏、政委康显祖看到他们后,跑到他们面前向他们敬礼。许为新问道:“你们都了解总部的作战意图吗?”朱宏说:“我们走出这么远了,一定是为了接应中央红军吧!”许为新问张宗玉:“你看呢?”张宗玉迟疑了一下说:“现在我们被两方面的负担压着,一是要接应中央红军。但接应后怎么办,总不会是为了一起完蛋吧!因此,还是要考虑我们究竟要在哪儿建立新的根据地。我觉得,徐总指挥提出的占据甘南和陕南建立根据地的方针不应被放弃,毕竟无论是中央还是我们都得有地方容身!”许为新道:“说得好!这也是我这些天一直在想的问题。清江渡会议内容你们都知道了,当时有许多同志对于背靠川北,向甘南和陕南发展,建立新的根据地都非常支持。尽管后来有了接应中央红军这一新任务,但就象张参谋长所说,我们如果自己都被敌人追的无处容身,让接应来的中央红军上哪去呢?因此我理解:徐总指挥还是在考虑进军甘南和陕南的可能。”

朱宏点头说:“这一点我也懂了!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我们还在向西走。”许为新道:“这显然是为了扩大渡江作战的成果,增加回旋的余地。但是,如果占据了这么大的区域,再图甘南和陕南,那我们的兵力显得不够,可能还需要有所放弃。可能的问题是一方面我们为接应中央红军,不能放弃向西向南;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力量向北了!”几位领导都不说话了。

张宗玉有些感慨:“最近的仗越来越不好打了。反三路围攻时,田颂尧的兵一触即溃。可现在,尽管我们取得了很多胜利,可是哪一次都有不小的代价。部队不停减员!”许为新说:“这正是我要提醒你们特别要注意的。过去,敌人阵营内部争斗的很厉害,这给我们提供了机会。现在,形势变化了。一是军阀们从内乱走向联合;二是他们竟然与蒋介石勾结到了一起。所以我看下一步的斗争会更最艰巨。这正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种情况,当敌人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协调时,红色根据地的生存就会遇到很大困难。”张宗玉说:“这次跃进步子比较大,一下将与根据地的距离拉开了几百里,后方也确实让人担心。”几个人都牵挂起了根据地的同志和乡亲们,大家心情都有些沉重。

许为新又说:“我们还是要以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队,不管有什么困难,都要服从命令,不怕牺牲,勇敢作战。要让大家坚信,我们最终一定会胜利!”朱宏和康显祖一起回答:“是!”他们向许为新敬礼后,随部队前进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九章  再见了川北家乡(5)

许为新的部队包围了江油。

在总部领导的直接指挥下,红军开始对江油城发起了进攻。九连连长秦浩亲自带队冲锋,第三排的战士紧跟着他。在敌军猛烈地火力下,进攻非常困难。在机枪的扫射中,战士们几乎抬不起头来。李正荣喊了一声李思贵,李思贵带着自己的一个班跟在了李正荣后方,他们扔出去一排手榴弹,在硝烟中向前冲出去十几米,但敌军的火力完全没有停,冲锋的战士倒下了几个,其他人也都卧倒了。由于这些战士的身材都相对较小,又分布的较散,敌军地堡中的火力不太容易压下得太低。而李正荣却让冲上来的李思贵将班里的轻机枪架了起来,这是一种被称为“歪把子”的日本造轻机枪,李思贵在作战中只要一着急,就会将班里的机枪抢过来自己用。他几乎自下向上地对敌军的地堡开始射击,立即就压住了地堡中的火力。另一个红军战士何洪全已经趁着短暂的机会,上前将一颗手榴弹塞进了枪眼。地堡中的敌人被吓得从地堡后的战壕中逃出,随着手榴弹的爆炸,红军战士们上前占据地堡。

但是继续向前的进攻遇到了困难,前方的敌军构筑了两个距离横向为六十米左右的地堡,而唯一的进攻通道在两者中间。秦浩命令李正荣带人先向左边的地堡进攻,李正荣仍想采用刚才的战法,但他刚刚带人靠近这一地堡的死区,竟然从侧面飞来密集的枪弹,将冲在李正荣右侧的冯喜财打倒了。而他们尽管卧倒隐蔽,却再也无法向前进攻一步了。因为这是右侧火力点射来的枪弹,而对于这个火力点,李正荣他们处在最合适的被射击位置。李正荣只好命令后退,他和李思贵两人将冯喜财一起向后拖,总算是回到了最靠近的战壕中。冯喜财的右腿中弹,不能再参战了,被送了下去,而秦浩带的人也回到了战壕中。秦浩气的不再斯文,嘴里不干不净地骂着,他看到了李正荣,突然一怔:“你的下巴怎么了?”李正荣用手一摸,竟然摸了一手血,这才感到了疼痛。他想起,可能是打到冯喜财的那一轮射击有一颗子弹从他的下巴扫过擦破了一道皮,就说:“不要紧,皮肉伤!”秦浩却笑了起来:“你小子命大,要是抬高一寸,整个下巴就打掉了。就算打不死,吃不了饭也得饿死!”但他立即收敛了笑容:“他妈的,敌人的两个地堡互相配合,将进攻路线封死了,这可不好办!”李正荣说:“我们调来迫击炮,炸坏一个碉堡就好了!”秦浩叹到:“我们的炮弹太少,领导轻易是不会让动用迫击炮的!”秦浩让通讯员去找领导报告情况,又让战士们休整一下,准备下一轮进攻。李正荣也抓紧时间将伤口包扎了一下。(李正荣成年后,下巴上有一道伤疤,一直也长不出胡子。这种情况陪伴了他终身。)

通讯员回来报告秦浩说,团长命令进攻要谨慎,尽量避免伤亡,如果无法取得进展就停止进攻。秦浩不知为什么,只能向全连传达了命令。

这一命令其实是总指挥徐向前下达的。他的指挥部这时正设在江油城南的一座民房中,听到传来的敌情消息:军阀邓锡候亲自带领十个团,经中坝向江油增援。这时,前线通报对江油的进攻进展不易。徐向前立即下令,只留许为新师包围江油,集中九军二十五师、三十军八十八师及四军十、十一师各一部,在江油以南的塔子山、雉关山一带布下了口袋阵。

李正荣已经被秦浩命令为代理排长。他命令本排的红军战士一个班守在阵地上,一个班做为后备,另一个班休息。通过轮换来恢复体力,包扎伤口,再吃些东西。他向让何洪福代替自己负责监视阵地,自己向连长秦浩汇报后,向阵地后面的伤员聚集地走去,想去看一下本排的伤员。

冯喜财和其他一些伤员躺在担架上,正准备被抬走。周围是忙碌的医护人员和妇女独立团的一些女战士在帮助工作,他们将阵亡的同志清洗干净,然后送到附近山上掩埋。而受伤的同志就必须送到战地医院去治疗。

冯喜财看到李正荣眼泪汪汪地:“副排长,我好疼呀!”李正荣上前说:“咬紧牙关,我们红军流血不流泪!”他想起起了自己负伤时疼得直流泪的情况,安慰地拍了拍冯喜财的肩膀。冯喜财有些伤心:“医生说,腿可能保不住了!”李正荣说:“别担心!首先是保住命了,腿也会保住的!”他又安慰了冯喜财几句话,然后跑去问医生,医生说实际情况不是太严重,观察下来判断没有伤到骨头,有可能很快就恢复。李正荣放心了,又去寻找本排其他的受伤战士。

突然他听到有人喊:“正荣!”转头一看,竟是李开英,连忙上前打招呼。李开英急急匆匆地将李正荣拉到一边,没有多客套,就将自己的一些情况告诉了李正荣。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九章  再见了川北家乡(6)

原来,李开英参军时年龄较大,她办事稳重,能吃苦耐劳,体力又比其他的女同志好得多,因此进步很快。现在已经是妇女独立师二团的一位副连长了。她带着一个排的女战士来到前线来运送伤员。最近,川陕根据地的全体人员都撤出了根据地。而李开英的丈夫老鲜在红军的戒烟所里终于戒掉了烟,也参加到红军中。现在,李开英的儿子也已经十三岁了,她想让儿子也到红军队伍中当战士。想到李正荣也是从小当兵,想让他带自己的儿子去他的部队。李开英将这些情况都告诉了李正荣。

李正荣为难地说:“我只是个代理排长,这事儿也说了不算。”李开英说:“我打听了,你们团长朱宏我是认识的,你帮我求求他,就说是苏凤团长要求的。”李正荣惊呀道:“苏凤大姐当团长了!”于是想了想说:“我试试吧!”李开英招呼一旁帮着照顾伤员的一个孩子:“鲜炳文,快过来!”

叫做鲜炳文的孩子跑了过来。他也穿着一身红军的军装,显然是专门改制过的。头上带着一顶红军帽,却没有红军的帽徽。两只眼睛黑晶晶地发亮,显得活泼聪明。他没有开口却用眼睛惊异地看着李开英,似乎在向她询问有什么事儿。

李开英拉住鲜炳文说:“么儿,这是李排长。你不是要当真正的红军吗?跟李排长走吧!记住,要听领导的话,要自己管好自己,睡觉不要再瞪被子,天凉了要注意加衣服……”鲜炳文活泼地说:“我都知道了,你不用多说!”他转向李正荣,象红军那样敬礼,然后说:“李排长!”李正荣看着他笑笑:“跟你娘说再见,我们走吧!”鲜炳文转向李开英:“娘,我们走了!”李开英有些伤感,伸手要去摸鲜炳文的头,鲜炳文却调皮地一躲身子避开了:“娘,你不用管我。我会自己管好自己!”他跑开了两步,向李开英挥了挥手,和李正荣一起走了。他们走出很远后,李正荣看着不知忧虑的鲜炳文,忍不住又回头观望,竟看到李开英还在远远地看着他们,擦拭着眼睛。

李正荣将鲜炳文带到团部,让鲜炳文等一会,自己进去找到团长朱宏,将鲜炳文的事情跟他汇报了,最后又加了一句:“李大姐说苏凤团长跟你说过的!”

朱宏笑道:“苏凤哪跟我说过吗!这个女同志就是拉大旗做虎皮。不过既然她把孩子送来了,我们总不能不管。这小子就放在你们连吧!我写张条子,你带给秦浩。”说完他很快写好了一张纸条交给了李正荣。李正荣敬礼后退了出来。

出来后竟然看不到鲜炳文,李正荣嘴上叨咕了一句:“这小子,哪去了!”开始四处查看。却听到高处有人笑,抬头一看,竟是鲜炳文爬到了大树上,跨在树叉上。李正荣做出严肃的样子说:“你要喜欢在树上就留在这儿,我自己走了!”说完转过身就走出了院子,向自己部队的方向走去。

没走出多远,就听到身后有脚步声追了上来,却是鲜炳文已经赶上了自己。小家伙还是笑嘻嘻的,一步不拉地跟着他。李正荣故意不理他,只顾自己不停地赶路。鲜炳文不再嘻笑,有点紧张地喘着气跟着他,生怕落下一步。

李正荣心里有些不舒服。过去,他和其他的小伙伴每天都上山爬树,下河摸鱼。大家在一起嘻嘻闹闹,就短暂地忘记了苦痛和忧愁。当兵后,这些事情,就象是遥远的过去,只剩下了淡淡的影子。每天紧张的行军打仗,让自己和自己的小伙伴们都在最短的时间内忘记了少年的天性和儿童的本色,很快使自己变成一个称职的战士,与一般的成年战士几乎没了区别。眼下这个鲜炳文,只怕很快也会与大家都一样,与童年的一切告别,单调地面对火与汗、铁与血的战斗生活。想到这些,李正荣放缓了脚步,尽量和蔼地问鲜炳文:“怎么样?能跟得上吗?”鲜炳文立刻兴奋起来,气喘吁吁地说:“没……没问题,我……我跟得上!”李正荣说:“当兵的日子是很苦的,你为什么要当兵?”鲜炳文说:“在家没饭吃,我娘带我到部队,就有饭吃了!现在我也长大了,不能总吃闲饭,只干些下手活,让人小瞧。我要当兵打仗,消灭敌人,做个英雄。”李正荣淡然一笑:“当英雄是不错,可是也可能被敌人打死。打死了就没法吃饭了!”鲜炳文说:“当红军就不怕死,我们是为了老百姓去死,人民会记住我们的!”李正荣心里暗暗好笑,他自己当兵时甚至还不会说这些。可是这鲜炳文这几年是在总供给部长大的,天天接触的都是红军干部,当然也就已经有了红军最简单的信仰和信念。

到了连里,秦浩看过朱宏的信,让鲜炳文就到李正荣的排里。而李正荣就将他放在李思贵的班,让他学做弹药手。

江油的守敌戒备的很严,但却没有丝毫要出击的迹象。李正荣仔细观察阵地上的敌情,心里不太理解为什么让部队包围又不进攻。

这天上午,从南面传来了激烈的枪声。秦浩和孙德龙来到阵地上检查,告诉李正荣敌军有四个团被我们包围了,要注意严密监视敌军的动静,切不可被敌人冲破防线与南面的敌军汇合。李正荣说:“这太好了!我这才明白了为什么许师长让我们围着却不打,原来是要将敌人的援军引过来消灭。”秦浩笑笑说:“你学着点儿,这叫做围点打援!” 。 想看书来

第十九章  再见了川北家乡(7)

被包围的正是军阀邓锡厚的四个团。他们在红军的重重包围中,根本无法突出去。而在野外作战,又没有他们离不了的工事和堡垒。敌军的后续部队也受到阻击,支援不上。在红军的勇猛攻击下,短短两天,红军就全歼了这四个团。敌军的后续部队见势不妙调转方向逃窜,而红军随后开始乘胜追击。

一九三五年四月十八日,红军攻克了中坝;四月十九日,红军攻克了彰明;四月十八日,四军攻克梓潼,其中一部再克北川;向西北推进的三十军八十九师,则相继占领了青川和平武。经过这段时间的奔袭作战,红四方面军控制了东起嘉陵江,西至北川,南自梓潼,北抵青川纵横近三百里的广大地区。

三八七团被从包围江油的阵地上换了下来,在后面做临时修整,然后要参加参加对附近城镇乡村的清剿作战。因为红军需要在这一带建立临时的根据地,要将附近的民团,地方武装做一下清理。秦浩宣布,李正荣正式任三排排长。同时上级要求部队在这短暂的修整时间内,整理个人的内务,医治伤病,开展适当的练兵训练。

李正荣费了番气力为自己的排争取了实弹射击训练的机会,这让大家都觉得要认真准备。有的手巧的战士用木条做成了圆规,在纸上画出了一些圆圈,标上了对应的环数。李正荣希望用这次实弹射击的机会测验一下全排究竟谁的枪法最好。全排的人,包括李正荣都轮流上阵。一轮打下来,成绩最好的还是李思贵,他仍然是三个十环。但第二名却是学射击不久的陈川,他竟然也是三个十环,但有一枪在十环的边上,不如李思贵三枪几乎都在一个弹着点。而李正荣自己落到了第五,尽管他也打了二十九环,但还有两个战士都是二十九环,并且弹着点比他要集中的多。

李正荣有些面子上过不去,但他还是专门表扬了陈川的进步,让大家为陈川鼓掌。下一步的训练应该是拼刺刀比赛,这却是李正荣排最弱的项目。在打仗时,李正荣一般不让战士上前拼刺刀。但是训练时,其他的单位经常用拼刺刀来向他们挑衅,李正荣只能硬着头皮拒绝。这一次也是这样,机枪手“老摆”在赢了一场以后,李正荣排的小战士们都为他鼓掌。但最后他却来了一句:“拼刺刀,你们全排一起来我也不怕。”小战士们怒火中烧,都向他横眉冷对。这让身材高大的老摆觉得有趣,他故意气小战士们,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