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青春脚步 之铁血少年行 > 第37部分(第1页)

第37部分(第1页)

说,只要他愿意,我们连欢迎他!”李正荣连忙说:“我现在去找他们!”

李正荣回到了学校,看到徐老师和陈川等还在等候。李正荣将陈川拉到一旁说:“陈川,你愿意和我们在一起吗?那一年你见过的李芳武和李思贵都在我们排,我们都想让你留下来。”陈川笑着说:“我当然愿意。但是,他们呢?”李正荣放心说:“我现在就送他们到师部,师里会有人送他们去方面军总部。到那里会统一给他们安排工作!但是,你的情况不一样。我将你向我们连长一说,他立即说只要你愿意,我们欢迎你就留在我们连。你的武艺这么好,打仗一定是一学就会的。”陈川说:“那你帮我跟徐老师说一下!”李正荣这才跑到徐老师面前,将他的安排跟徐老师讲了。徐老师笑道:“你们说陈川可以立即参加战斗,这当然很好。不过我受组织委托将他们送到部队,需要接收的领导签字才行!”李正荣不住地点头说:“当然!当然!陈川由我们指导员签字,另两位就由我们师领导签字吧!”徐老师点头同意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九章  再见了川北家乡(1)

徐向前总指挥随随着中路进军,他除了带着随身的参谋人员,还带了一个通讯队,一个警卫队。进入剑阁后,他将指挥部安排在原来的敌军指挥部中。而敌军由于逃得太快,竟然连电话都没有来得及破坏,只听电话铃声响个不停。一位通讯参谋上前拿起电话,刚说了一声“喂!”,这听到对方在大喊:“你们怎么不接电话!赤匪到哪了?你们那里怎么样?”这位通讯参谋气得一拍桌子:“老子就是红军,你们全都完蛋了!”在场的红军战士都笑了起来。徐向前却严肃地示意通讯参谋将电话放下,然后对他说:“通讯队要将电话守起来,敌人来电话就装成他们的人回答,让本地的同志答话。这样可以趁机了解敌情,迷惑敌人。”通讯参谋赶紧回答“是!”,他悄悄吐吐舌头,立即去安排执行了。徐向前让参谋将地图挂好,他的目光立即盯住了剑门关。

剑门关位于昭化和剑阁之间的剑门山上,控制着川陕大道。是军阀邓锡候部江防部署的支撑点。敌二十八军宪兵司令刁文俊率三个团在这里镇守。这里自古就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而著称,据说,三国时的姜维曾经守过这个地方。可这毕竟是很多年前的事儿。面对今天的敌人,徐向前倒是胸有成竹。因为他手里还有一张没有动用的王牌。

三八七团跟随三十军全力以赴向剑门关进军。

陈川已经换上了一身新的红军军装,这是李正荣专为他去团后勤领来的。为此他还专门找了团领导反复争取。由于当前供给困难,军装很少有富余的。团里保留了几套,原本是为了应付特殊情况。但李正荣一口咬定这次就是特殊情况,他将陈川的本领说得很神奇,让领导都奇怪平常挺稳重的李正荣怎么犟起来了。但也因此就先相信了他,给他批了军装。

李正荣让陈川跟着自己,一边行军,一边尽力跟陈川介绍部队打仗的一些要点。他并不能将这些事说好,因为这些事,大多也不是别人告诉自己的,而是自己用巨大的付出换来的,有的甚至是付出了血的代价。但他却不希望陈川也付出那么多代价。

他首先要告诉陈川的是如何用枪。三点成一线的规则,以前教官教自己的时候,自己费了很大劲才理解,因此,他也费了很大的劲才觉得自己讲清楚了。陈川却并不多说话。等到行军休息时,李正荣让陈川瞄一瞄三十米外的一个树疤。陈川简单地一举枪,枪就象是被固定了一样纹丝不动。李正荣上前检验陈川的瞄准效果,发现陈川的射击要领把握得非常好。李正荣心里忍不住称赞,嘴上却说道:“动作还可以更快些!闲下来要多做练习。”陈川只是微笑着点头不说话。

李正荣又将行军时的种种注意事项讲给陈川听。但他很快也就停下不说了,因为他发现由于走路,自己说起话来已经气喘起来了。而陈川却在一边急走,一边平心静气地与他对话。他不知陈川是怎么做到的,只是感觉这个兄弟确实是有超过常人的能力。

陈川将两年多以前与李正荣别离后的经历跟他说了:回到通江老家后,外婆已经不能动了。外婆拉着他的手不放开,勉强跟他说了几句话。一两天后外婆就去世了。他帮助舅舅安葬了外婆,然后就返回了剑阁,继续在学校上学。可是,军阀对红军的进攻,搅得地方上一团混乱。他的爷爷奶奶得了病,先后都去世了。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他变卖了大部分家产,安葬了爷爷奶奶。原打算用剩下的钱上完学,可是学校也上不好课。徐老师就是在这种时候开始给他们讲革命道理,许多同学开始接受进步思想。而他因为与李正荣有过接触,见过根据地的红军,因此与徐老师更接近一些。最近,徐老师告诉他,红军要打过来了。他和几个同学与徐老师说好了要去当红军,徐老师请示组织后答应了他们。却没有想到李正荣也当了红军,而且还做了副排长。

李正荣也将两年多的经历告诉了陈川,当了解到李正荣不但参加过多次战斗,还负过伤时,陈川佩服地说:“正荣大哥也是身经百战了!”李正荣听到他这么说尽管很高兴,却有些脸红:“我算什么身经百战呀!我们这里的老同志,那才叫身经百战呢!我就算刚刚开头。要学到排长和连长那个样子,还早着呢!更不用说团长和师长了。”

他们很快就到达了剑门关,与三十军和先期赶到的三十一军的部队将剑门关从东、西、南三个方向进行了包围。这正是徐向前总指挥部署的要点,因为他已经了解到,剑门关真正险峻的是北面。如果像古人一样,靠冷兵器作战,剑门关是很难突破的。但是徐向前已经部署了他的王牌:方面军总部的迫击炮营。这迫击炮可是红军打仗难得的好武器了。

四月二日中午,红军部队发起了攻击。李正荣排里的战士毕竟年纪小一些,当他们看到红军的炮火竟将敌人的阵地覆盖了,都高兴地跳着拍手。陈川是第一次参加战斗,他显然有些紧张。但他从来都是很内向的少年,只是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李正荣已经看了出来,但他也觉得,陈川比他第一次强多了。由此竟又想到了自己的老班长沈新明,心里又难过起来。但他立刻又警告自己,要进攻了。于是他对陈川关照说:“跟着我就是了,咱们不象其它排,要多用枪少用力。”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九章  再见了川北家乡(2)

炮火尚未停止,红军已经发起了攻击。虽然敌军的工事在红军的炮火下已经被破坏了许多,但还是能够有一些敌人能够射出子弹,甚至有机枪的扫射。战士们不顾枪弹的威胁,勇猛地冲上前去。

排长王天虎一马当先,大声地喊道:“跟我冲!”端着步枪就冲了上去。王天虎与李正荣都更喜欢步枪,但王天虎并不是因为嫌冲锋枪不容易打准,而是由于步枪上有刺刀,可以与敌人肉搏。但他带的小战士都不擅长拼刺刀,冲锋的时候愿意跟着他的人不多。因这个原因,他本来并不愿意带这个排。只是因为上次打仗犯的错误,连里有意要限制他硬打硬冲的脾气,非让他带这个排。为此,他平常总是不高兴。但只要一上战场,他就会立刻爆发。

李正荣立即也跟着冲了上去,对大家喊:“冲上去,跟紧!”他们慢了一点,比旁边部队落后了一步。但他们还是很快接近了敌方的工事,一阵机枪子弹打出来,冲在前面的战士中弹倒了下去几个。旁边有一个战士,扔出去了一个手榴弹,在烟幕中几步冲到地堡前,将另一颗手榴弹塞进了地堡的枪眼。他随即就地翻滚,远远地离开了地堡。只听一声爆炸,敌军的地堡内发出了惨叫。红军战士们又向前冲去。

李正荣最担心初次上战场的陈川,经常回过身来看他。却发现陈川跟得非常紧,几乎总是在他身后两步。只要他卧倒,陈川会比他还先着地,如果他要向前冲,陈川会比他还先起步,只是决不会超过他一步。这让李正荣很满意。他回头看了一眼身边的战士们,已经有几个受伤落后了,但前方的进攻还是很激烈。随着前面的红军战士中弹倒下,李正荣感到自己已经到了最前面。而他们面对的一个位于一个高台上的地堡。已经有一个红军战士向枪眼里塞进了手榴弹,但却被里面的敌人又扔了出来。李正荣还没遇到过这样顽强的敌人,他想:这些敌人比田颂尧的兵强多了,不太好对付!他看到那个红军战士已经负伤倒地,顾不得太多,借着被扔出手榴弹的爆炸烟幕,放下步枪,缩着身体跑上前,路过那个倒地的战士时,他取下了战士身后的手榴弹,然后向上一窜,竟然站到了高台上。旁边就是敌人的枪眼,他想将手榴弹向枪眼里塞,却听到陈川在喊:“等等!”他吃惊地发现,陈川还是在他身后,竟吓了他一跳。只见陈川上前一步,利用碉堡里面开枪的短暂间隙将手一甩,将一支手镖从枪眼打进了敌人的碉堡。只听里面一声惨叫,李正荣突然明白过来,他随即将手榴弹拉开导火索塞进了碉堡。李正荣就地一滚,顺着山势滚了下来。只听一声爆炸,地堡也报销了。红军战士们呼喊着冲了上去。

李正荣抬起身体向上看,他惊慌地发现陈川不见了。他大声地喊了起来:“陈川,陈川!”却听到耳边陈川在说:“我在这儿!”他一回头,发现陈川还是在他身后,而且陈川的身边,竟然躺着刚才那个受伤的红军战士,显然是被陈川带下来的。李正荣高兴得拍了一下陈川:“真有你的!”他们又一起向前冲。这时红军战士们都已冲了上去,他们上去时,这一块阵地已经被占领了。李正荣找到了王天虎,发现他已经又是满脸是血,一身灰土,从磨破的双手和衣服和已经弯曲的刺刀,可以看出他又经历了一场血腥的战斗。李正荣赶紧说:“排长,你快歇一会儿,包扎一下伤口。”王天虎却说:“清点一下人数,留下守阵地的人,向其它据点进攻!”李正荣连忙回答“是!”然后开始清点三个班的人数。

相比其他的排,三排的伤亡不算大,只有一个人牺牲,七个人受伤。王天虎按连里的要求,留下了李正荣带李思贵的一个班守阵地,然后又带人与连里其他人一起向上方的阵地冲去。

第十九章  再见了川北家乡(3)

苏凤这些天忙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先是要为渡江作战运送物资。等到部队渡江后,突然接到上级命令,准备撤出川陕根据地。

当女战士们听说要离开根据地,永远地离开旺仓,大家都忍不住流泪,苏凤的心里也很难过。不管条件有多艰苦,这里总还是个家。俗话说:破家值万贯。很多简陋的小工具、小物件,都成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些东西,带也带不走,留下又难割舍。而部队和地方政府两年多时间内费尽千辛万苦攒起来的家当,都该怎么办呢?这里有被服厂、军工厂、造币厂。苏凤参加会议时就已经知道,除了能带走的东西之外,其它的的设备、机器等,能藏的则藏起来,否则一律破坏后掩埋。

苏凤带领着女战士们开始了撤离前的准备工作。她亲自带人来到造币厂,和工人们一起将造币用的机器从厂房里抬出去,拆开后将零件扔到厂门口的河里。

她们又来到军工厂,按要求,这些用于军火生产的机器中有一些还要带着走。女战士们将工人们拆开的机器零部件用草包捆好,然后按重量几个人一组将机器零部件抬走。这些设备中有的还是她们从通江县运过来的,现在又要运到仓溪,再运过嘉陵江。

当她们快完成撤退的准备工作时,又传来了张主席的指示,将四方面军其它部门的女同志和地方上的一些女干部都集中在一起,与原来的妇女独立团混合编成一个妇女独立师,由张琴秋任师长。苏凤被任命为第二团的团长。

整个四方面军的机关人员、后勤人员、根据地的政府人员和地方部队,都被统一的组织起来,一起按照张主席的指示开始西渡嘉陵江。按军史的记载,从撤出川陕根据地、西渡嘉陵江算起,红四方面军被认为正式开始了长征。

守在阵地上,李正荣让战士们打扫了一下战场,整理敌军丢弃的枪支,竟然收缴到两挺马克沁重机枪。这是一种原产于德国的枪械,李正荣自己并不会用。他将李思贵喊来询问,李思贵却胸有成竹地将枪栓拉开又推上,对李正荣说:“没问题!”李正荣让两个战士给李思贵做弹药手,利用敌人的地堡的残墙做为掩体,开始对前面的敌军火力点进行扫射。红军中这种机枪很少,是大家都盼着的“宝贝”,李思贵过去没怎么打过这种机枪,只是看着眼馋。这次有机会自己操枪,用的是刚缴获的子弹,根本不用在意消耗。他发起了威风,将远方的敌军碉堡枪眼的砖石都打得粉碎。这种枪在上千米内都有杀伤力,气势非同小可。在冲锋中的红军部队士气大振,前方的阵地很快就攻下了。

天黑前,战斗完全结束了。红军战士们站在剑门关上欢呼,李正荣也来到剑门关的主城楼,却到都找不到王天虎。终于他找到了李芳武,李芳武一看到他就说:“排长在冲击最后一个火力点时又负了伤,伤在肚子上,已经抬下去了!”李正荣听了很吃惊,但也不意外。因为王天虎打仗从来都是身先士卒,不避枪弹。有时领导都说:“王天虎能活到今天一大半是运气!”他身上的伤遍布了全身,几乎每次打仗都要受伤,只是轻重不同罢了。据说反三路围攻时,他擅自决定放弃阵地,也是因为许为新最后以他作战勇敢来尽力为他求情,再加上他不识字、没文化,不属于肃反人员的注意重点,因此才避免了受到太重的处理。

方面军的领导徐向前也来到剑门关察看。李正荣不知道为什么首长这样重视,悄悄地问秦浩。秦浩分析道:“剑门关在历史上的名气很大,是由陕入川的屏障。这对于敌人和我们都有很重的心理影响。我们占领剑门关,大大振兴了红军的士气,却会大大打击敌人的信心。其实我看,对于现在用枪炮的战斗,剑门关的屏障作用是有限的!只要武器好,作战勇敢,攻下它并不困难!”李正荣想起战斗经过,不由得连连点头。

果然如秦浩所说,剑门关这个江防支撑被红军占领后,敌军的斗志全无,沿江的敌人竟然放弃阵地纷纷溃逃。红军主力沿江岸全线追击歼敌:三十军和三十一军一部当夜从剑门关直扑昭化,次日占领昭化并歼灭敌军一个团;三十一军主力北上包围了广元;而四军一部向梓潼进军,另一部与九军一起攻战了阆中和南部,消灭了敌军三个团并击溃了一个旅。至此,红军已经控制了南起南部、北到广元延绵四百里的嘉陵江西岸地区。 。。

第十九章  再见了川北家乡(4)

师长许为新带领全师向江油前进。几百里的长途奔袭,让部队倍感疲劳。但由于刚连续打过几个胜仗,战士们的情绪高昂。由于物资得到了一定的补充,部队吃得好了一些,看起来大家的体力还不错。

许为新和参谋长张宗玉站在路边的土坡上,看着三八七团从眼前经过。团长朱宏、政委康显祖看到他们后,跑到他们面前向他们敬礼。许为新问道:“你们都了解总部的作战意图吗?”朱宏说:“我们走出这么远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