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民主的细节 > 第17部分(第3页)

第17部分(第3页)

法治…自由篇

不告白不告

07年

7月

4号,一个叫龙圳的小男孩在深圳死了。据说是在四家医院以各种理由拒绝接收

他之后死去的,据说如果抢救及时,小男孩是本来可以不死的。

这事让人悲愤,但是对于一个负责的社会来说,仅仅悲愤是不够的。通过法律程序问责相关

医院或者医生,才能真正有效地防止类似悲剧。如果法律没有相关条款,那么也许就应该改

革这个法律系统。

美国最近有一条似乎无关的新闻。

07年

6月底,一条关于“天价裤子案”的新闻四处传播。事情是这样的:两年前,皮尔森先

生发现洗衣店洗丢了他一条裤子,于是将洗衣店告上了法院,并且狮子大张口,咬定让对方

赔偿

5400万美元。其诉讼理由是干洗店门口的牌子“保证满意”和“当日送取”是对顾客的刻

意欺骗。结果法官宣判皮尔森败诉,而且要求他担负双方的所有诉讼费。

这事与其说是一条法律新闻,不如说是一条娱乐新闻,全美国都拿来当笑话读。人们普遍认

为这个离婚、失业、穷困的皮尔森不过是在借机敲诈,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这事果真仅仅是个笑话吗?我倒不以为然。皮尔森之所以如此异想天开,其实不是因为他疯

了,而是因为在他涉足的这条“打官司发财”的荒谬道路上,在美国实在有不少成功的“前辈”。

最经典的,莫过于

1992年的史戴拉·里贝克

v。麦当劳案。当时里贝克女士因为自己不小心

打翻麦当劳的咖啡,烫伤了大腿,以“咖啡不合理地烫”为由将麦当劳告上法庭,获得了

64

万美元的赔偿。自此,“史戴拉奖金”就成了专有名词,特指那些从“轻浮诉讼”中获得的赔偿,

有人干脆称之为“司法彩票”。与此同时,人们在“打官司生财”方面越来越有想象力,越告越

离奇。比如有人一边不停地掏钱买麦当劳吃,一边告麦当劳导致他发胖;有人在赌场输了钱

之后状告赌场;有人告飞机上座位空间太小导致他脚抽筋;甚至有银行抢劫犯因为被银行的

反抢劫装置伤害而状告该银行。

虽然上述案例过于极端,但美国人对诉讼的热爱可见一斑。不过,这并不是民族特性,而只

是制度使然。美国民事诉讼系统中的各种规定是助长诉讼倾向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法院倾

向于判决大额“精神损失费”和“惩罚性赔款”、在人身伤害案中“不赢官司不交律师费”的惯例、

从保险公司和被告处获双重赔偿的惯例等等。总之这个系统中有很多因素都在怂恿你:告吧,

告吧,不告白不告。打开地方电视台,总有律师行做广告:您出了车祸吗?您觉得医生误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