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因为自己的性别、种族、信仰而受到公然的羞辱。
但是,另一方面,因为这四项基本原则,美国人,尤其是公众人物,活在无形的言论审查机
制之中。人们私下里关起门来可以畅所欲言,但是一到正式场合,就只能使用一种四平八稳
的“正确语言”,以至于形成了一套政治正确的语汇。比如,聋子不能叫聋子,得叫“听力受
损的人”,比如凡是用到第三人称单数的时候,不能仅仅用“他”,得说“他或者她”。所以后
来有人对政治正确进行恶搞,说要不
“家庭主妇”也不用叫家庭主妇了,叫“居家工程师”,“胖
子”也不叫胖子了,叫“水平方向受到挑战的人”,“穷人”改叫“经济上还没有准备好的人”,“骗
子”改叫“创造性运用事实的人
”云云云云。有很多人,尤其是保守团体以及极端自由主义团
体,谴责“政治正确”的文化侵蚀了美国的言论自由。甚至有极端保守派认为,政治正确的文
化,不过是在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社会的变革方面走到山穷水尽之后,试图从文化上腐蚀一个
自由社会。
blog。sina。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还有很多人抱怨,“政治正确”的文化不是解决了问题,只是回避了问题。黑人犯罪率居高不
下,不会因为你电影里把黑人全部塑造为好人而改变。大部分恐怖袭击是由穆斯林分子所为,
也不会因为穆斯林们烧了丹麦使馆而改变。
Summers 的辞职,不能改变女性科学成就偏
少的事实。弱者可能的确是历史的牺牲品,但是让弱者沉溺于迼
br 》 ?种“牺牲品”的角色
里不能自拔,甚至以这种角色为理由去逃避自己的个人责任,去否认这个弱者群体内部的问
题,这也的确是“政治正确”可能导致的陷阱。
围绕着“政治正确”展开的这种辩论,本质上,是自由社会里,求真与求善之间的冲突。维护
“政治正确”的人,试图在一个充满不平等的世界里,为弱者讨回公道。而反对“政治正确”
的人,试图打开一个没有思想禁区的世界,人们可以在其中尽情地追求真理、畅所欲言。说
到底,真实的东西不一定美好,而善良的愿望并不等于事实。
我倒是相信,只要政府不强制推行四项基本原则,用国家机器来镇压“政治不正确”的思想和
言论,“政治正确”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几千年“政治不正确”的历史,导致了“政治正确”的拨
乱反正。“政治正确”的矫枉过正,又导致了“政治无所谓正确不正确”的回潮。商品市场有一
只“看不见的手”,事实上,观念的市场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观念的平衡。就前面几
个案例来说,美国政府没有、也不可能强行要求“幸存者”停放。可以说,美国版的四项基本
原则是社会自发创造的原则,也将被社会自身消化。既然是“人民内部矛盾”,谁胜胜负都不
重要,重要的是社会在这种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活力。思想这个东西,就象石头缝里的草,只
要没有一只“看得见的手”将它连根拔起,总能悄悄找到自己的出路。
blog。sina。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