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的
16%,但是到
2030年时,将占到
30%,到本世
纪后期,甚至可能占到一半。难怪有学者说,
21世纪资本主义的最大考验来自于医疗服务
领域。
那么,混合两种元素的“第三条道路”呢?其实英国、加拿大等都在试验这种体制,试图在
全民公费医疗之外扩大私人行医,但是政治阻力不小,因为任何市场“口子”的打开,都可
能导致优秀医生从公立体制流失到私立体制中去,从而影响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
另一方面,美国的一些州开始探索另一种“第三条道路”:在市场化医疗体制基础上推行全
民医疗。1994年克林顿的全民免费医疗改革失败之后,近年来,美国州级政府开始扛起了
改革的大旗。不过,与欧式体制不同,这些州政府试图找到与市场兼容的全民医疗,比如,
强制
10人以上公司的雇主给雇员买保险,规定有条件的公民必须购买医保,否则扣押州税
返还等。总之,通过给医院、保险公司、雇主、公民各方均衡施压来实现全民医保。2006
年
4月,麻省成为第一个通过“全州普及医保”的州,加利福尼亚、佛蒙特、夏威夷等也在
探路之中。
不管是不是同意摩尔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都不能不同意他的关怀。将医疗服务视为基本
人权是一种美好的追求,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医疗资源短缺的现实。无论被保
险公司给拖死还是在漫漫长队中等死,滋味肯定都不好受。现在我们只能指望,人类的制度
创新能力,能使越来越多的人绕开这道不幸的选择题。
blog。sina。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谁有特权上大学
来,给你出一道题。假设你来自于火星,突然被扔到中国,你可能被扔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
也可能被扔到河南这样的内地省份,甚至还可能被扔到西臧这样的边疆地区。不幸的是,
你被扔到中国去的使命,就是去上中学,然后高考。当然了,如果你想考进北大清华这样的
牛校,你肯定希望自己被扔到北京上海,因为那里学习条件好,分数线又低嘛。但问题是,
你被扔到这三个地方的概率一模一样,各三分之一。这个时候,让你来设计一个理想的高考
分数线制度,你会怎么设计?
这个假设的情形,不是我的发明,而是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的发明。罗尔斯
1971年的时
候写了一本厚厚的书,叫《正义论》。因为这本书厚得让人望而却步,所以我斗胆把它庸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