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民主的细节 > 第8部分(第3页)

第8部分(第3页)

脸,下面是一行字:“A good cup of coffee starts with the farmers”(一杯好的咖啡

从农民开始)。旁边是公司名称:Equal Exchange(平等交易)。公司名称下面是一个词

组:fairly traded(公平地交易而来)。

“Fairly traded”这个词在这里并不是一个泛泛的自夸,而是一个专门术语。这个术语的含

义,得从西方的“咖啡公平交易运动”(Fair Trade Coffee Campaign)说起。

众所周知,美国人爱喝咖啡,目前全世界四分之一的咖啡是被美国人喝了。而咖啡的主要生

产国不是美国,而是哥伦比亚、哥斯达迪加、墨西哥、巴西等穷国。我们在星巴克买一杯“latte”

要三、四块美元,但是如果按照市场价格,再刨去中间商的利润,拉美农民卖一磅咖啡豆才

拿到

40美分左右。由于这个价格,许多咖啡农一年下来才

600美元左右的收入,往往入

不敷出。

“咖啡公平交易运动”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由美国一些劳工

NGO和“有责任心的消费者”

共同推动。由于他们的努力,美国从

90年代末起建立了“公平交易证书”制度。在这个制度

下,加入这个体系的咖啡进口商必须以

1。26美元一磅的价格,绕过中间商,直接从咖啡农

合作社手中购买咖啡。与此同时,一个叫

TransFair USA的独立公证机构,给该进口公司

颁发公平交易证书。1。26美元一磅的价格,是以前收入的三倍左右,由此受益的咖啡农收

入明显提高,摆脱了极端贫困。对于咖啡进口商来说,它花远远高于市场价的价钱收购咖啡,

有什么好处呢?可以说,几乎没有――除了象“Equal Exchange”那样,在他们的广告里打

上小小的一行字:fairly traded(公平地交易而来)。

然而,与经济学家的“完全理性人”假定不同,道义在人们的经济行为中是有一席之地的。很

多有“消费责任感”的消费者宁愿花稍高的价格购买“清白”的产品,而不愿花稍低的价格买

“肮脏”的产品,而对商家来说,一部分经济损失所换取的道义形象最终可能带来更多的经济

blog。sina。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收益。这也是为什么“咖啡公平交易运动”能够成长迅速。就拿美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

来说,2001年它刚加入“公平交易证书”体系时,其购买的“公平咖啡”一年不到一百万吨,

但是到

2005年时,已经达到了一千一百万吨。这些咖啡明确打出“公平地交易而来”的标签,

同时也以更高的价格销售,星巴克之所以能够连年加码购买这些咖啡,正说明了大量“有责

任感”的消费者存在。

许多其他的咖啡进口商,也纷纷大量购买“公平咖啡”。从

1999年“公平交易证书制度”在美

国开始实行到

2005年,已经有七千四百万吨咖啡在这个体系下完成交易,穷国的农民由此

受益的总额为六千万美元。与此同时,“公平交易证书”制度也在向巧克力、茶、大米、水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