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的工会被破坏等等……当社会的自组织力被政治和资本的力量联手瓦解,今天出现这样
的奴工场景难道有什么可奇怪的?让一个自由人和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人拔河,被绑的人摔得
鼻青脸肿,难道有什么令人震惊?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社会各界”当初从来不曾为弱势群
体的结社、集会、言论自由努力、甚至默许对这种努力的打压,今天我们是否真的有资格感
到愤怒?也许我们更应该感到的是羞耻,而不是愤怒,因为当初的沉默已经使我们不知不觉
成了这个罪行链条中的环节之一。
blog。sina。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从问题到议题
一个社会总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会成为政治家面前的议题。比如,中
国的农业税赋问题、城市流民收容遣送问题就有幸成为了政治议题,从而得到解决,但是高
考分数歧视制度、电信垄断、公款吃喝等等情况,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是问题,但是却似乎没
有成为迫在眉睫的政治议题,因此近期也无望得到解决。
一个“问题”在众多“问题”中脱颖而出,上升为一个“议题”,背后往往有一个政治过程,在中
国,这个过程常常依靠政治家的“慧眼”这样一些随机性的东西,但在美国,政治家如果没有
这个“慧眼”,各种社会力量就逼你打开这只“慧眼”。
最近“全球变暖”问题成为美国政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一个例子。
奥尔森有一本名著叫《集体行动的逻辑》,其中心思想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喝”:
当一件事情受益者人数越多,由于“搭便车”心理,人们主动去做这件事情的动力就越弱。按
照这个逻辑,“全球变暖”这样的问题,是最不可能变成政治议题的,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全
球有
60多亿的“和尚”,谁也不愿意去主动“挑水”。
事实上,许多国家的确采取这种“和尚”态度。比如,虽然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了二氧化碳排放
量世界第二的国家、并且据分析将在
2010年左右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国,但为了保持经济发
展的速度,中国一再重申二氧化碳减排主要应该是发达国家的义务,中国对此不做具体限排
承诺。美国的布什政府也一直持这种推诿态度,在全球已经有
169个国家加入控制全球气
候变化的《京都议定书》之后,美国仍然拒绝加入,不对排污量进行强制性设限。
但是最近,事情正在起变化。
首先是布什自己在
07年的国情咨文中第一次提到了全球变暖问题,并明确倡议美国在未来
10年之内减少汽油使用量
20%,从而减少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次,国会也开始重视
这个问题,目前国会里与全球变暖相关的议案有十几个,其中要求对美国排污量强制性设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