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民主的细节 > 第5部分(第4页)

第5部分(第4页)

名的电影“晚安,好运”,另一个是

03年底出品的记录片“战争的迷雾”。前者是通过一个新

闻主播穆罗和麦卡锡的对峙,声讨

50年代反共的麦卡锡主义,后者是通过对约翰逊政府的

国防部长麦克那马拉的访谈,再次反思

60年代的越战。

令我震动的与其说是这些文艺作品本身,不如说是西方政治文化中公众对政治家过错“耿耿

于怀”的态度。尼克松

30年前的错误、约翰逊政府

40年前的错误、麦卡锡

50年前的错误,

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公众的记忆中消失。虽然尼克松、麦克那马拉、麦卡锡在世时就

都受到了政治的、舆论的惩罚,他们并没有因此得到救赎,几十年来人们从来没有忘记向已

经落入“井底“的他们不断扔新的“石头”。

就尼克松来说,水门事件之前,尼克松几乎可以被列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推行东西

阵营之间的“缓和”外交,和苏联一同协商军备削减,推进和中国的外交,着手结束越南战争,

国内政策上制定一系列有关环保、劳工保护、社会保障的开明政策,深得人心,这也是为什

1972年的总统选举中,尼克松能够在

50州中的

49个州赢得胜利,以罕见的绝对优势

重新当选。

然而水门丑闻将这一切粉碎。

对许多习惯领导特权的人来说,美国总统

――这个据说全世界最有权力的人

――对竞选对手

进行窃听,好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丑闻。在同一时代的中国文革里,还几亿人受到窃听、相

互窃听、窃听完了如发现反动言论还劳动改造甚至人头落地呢。但是美国社会没有这种

“宽

容”,也懒得对尼克松来个“三七开”,支持率的自由落体、弹劾的压力、甚至入狱的威胁,

blog。sina。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迅速将尼克松抛入历史的垃圾堆,用“弗罗斯特尼克松”这个话剧结尾的一句话来说:下台

以后,尼克松一直极力扳回他的形象,但是没有用,到今天他唯一的遗产,就是让所有的政

治丑闻后面多了“门”这个字眼。

“不忘记、不原谅”的表现,是各类文化产品中反思主题反反复复的出现。拿水门事件来说,

电影《尼克松》、《迪克》、《所有总统的人》、《我的美国同胞》都有对水门事件的再现

和反思,电视片《辛普森》、《X档案》、《福图拉马》、《爱家男人》《什么都不信》《星

期六现场秀》中也都有反映水门事件的剧情,至于歌曲《迪克完全是个屁眼》《美丽的可怜

虫》,一看标题就知道有多么寒碜尼克松。当然,文化产业对政治错误最不依不饶的典型,

还是越战的“文化工业”。且不说书籍、电视、歌曲、漫画等,就拿电影一项来说,作品就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