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几千万中国农民的悲惨遭遇:富农的儿女们 > 第31部分(第1页)

第31部分(第1页)

永良是用车子驮着想娣母亲去相亲的。车子大把上挂着一个兜子,里面是一斤水果糖和一盒永红香烟,那是父亲为他相亲特意买的。父亲平时把一分钱都攥出汗来的,在他相亲的事情上,还比较大方。

农村相亲,先让姑娘和家人一起看看,看不上就到此为止了,如果姑娘和家人对小伙子有意,才接着往下进行——单独谈话。一家人对永良满意,姑娘更是满意,想娣母亲让他们单独谈话,永良一看坏了,自己穿得破罗嗦的,竟然被女方和家人看上了。

想娣的表妹没上过学,但她希望未来的丈夫是一个文化人。近一两年,给她介绍婆家的不少,可一个也没相中。家人根本不知道,她的心里早已爱上永良。那是两年前,她去姑姑家串亲戚,永良去她姑姑家借铁锨,等走了以后,她夸小伙子精明利索。想娣告诉她,说他叫永良,跟她们是当家子,在县城上高中。从那时开始,她喜欢上永良修长的身材,智慧的目光,还带着文质彬彬的样子。当听说永良回到农村,写的文章上了县的广播站,更是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如果嫁给他一辈子是多么幸福呀。

永良看对方一副心甜意肯的样子,只好往下应付了。

想娣的表妹也许是太痴情了,根本没有看出对方是走过场。永良说他家穷,她回答说不会嫌贫爱富。永良又说住房紧张,她说结婚后反正不至于睡在露天地里吧!……

永良不想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只好硬着头皮往下应付。

想娣的表妹听说姑姑给她介绍永良,简直是心花怒放。她早已拿定了主意,只要是永良不嫌弃她,她不会嫌弃永良的家庭,甚至不要彩礼。因为她觉得在茫茫的人海中找到一个心爱的人太难了,所以决不能放过永良去。对于永良来说,时间过得好慢呀!

外面响起下午集合的钟声,家人和想娣母亲走了进来,才结束了谈话。想娣母亲对永良说:“你自己先回去吧!我后半晌再走。”

一家人满心欢喜地把永良送到大门外。

天高云淡,道路两边大部分庄稼已经收获了,一部分地种上了麦子,一群家雀从一块晚谷子地里飞起来,又纷纷地落在一块刚种上麦子的地里。永良骑着车子走在回家的路上,应付完相亲的过场,心情轻松起来,但又不知道回家跟父母如何交代。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富农的儿女们 第二十二章(1)

自从永良出了家门,当母亲的就坐卧不安。既盼着永良快点回来,好知道对方的消息;又怕他回来得快,回来得快就说明没戏了。永良去相亲,最遗憾的是没换上一身像模像样的衣裳,凭着长相,对方是看不疵的,就是担心他穿得像个要饭的叫花子,一看就让对方咧了嘴。

郑万僧蹲在南墙根下,用柳条子编筐等着永良回来,看快要起晌了,心里也很着急,真怕永良相亲不成,还要耽误后半天的工分,当听到第一队敲响了钟,筐也编不下去了,与妻子一起到门口张望。

永良骑着车子回来了,老两口子赶紧迎出去,永良下了车子,垂头丧气地朝院子走。母亲的心马上凉了半截,气得真不知说永良什么是好。郑万僧跟在永良后面问:“人家没看上你呀?”永良放好车子,沮丧地朝屋里走。母亲十分失望,跟在后面埋怨道:“妈好心好意地借来衣裳,你不穿,像个叫花子似的,别说人家看不上你,连我也看不上,谁愿意嫁给一个叫花子?”永良进屋后坐下来,一声不吭。

郑万僧问永良:“人家说不愿意了?”永良摇摇头说没有。母亲继续埋怨永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去后悔吧!”永良对母亲说:“不是她没看上我,是我没看上她。”

母亲惊得目瞪口呆,望着永良问:“什么?”永良又重复了一遍:“是我没看上她。”母亲一听更加生气,指着永良的鼻子说:“简直让你气死我了。还看不上人家?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有什么资格看不上人家?你爹是大队支书呀?你是国家干部呀?”

永良说:“我跟她没有感情。”

母亲说:“感情是什么东西?寻媳妇就是寻媳妇,还讲什么感情?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我跟你爹结婚前,只见过一面,结婚后也混了大半辈子,生下你们弟兄三个,不也挺好吗?”永良说:“你们是你们,我是我。”母亲说:“你跟我们有什么两样?不就是多识几个臭字吗?又当不了饭吃,当不了衣裳穿,当不了房住……在队里干一天活,也不多给记一分工。你呀!真不知自己吃几碗干饭。”

永良说:“我跟您讲不清。”

郑万僧心平气和地对永良说:“你识文断字,知书达理,也是咱村的文化人。也许比你爹懂得道理多。不知考虑过没有,你在家排行老大,要是你找不上媳妇,两个兄弟都要受到影响。咱村跟你年岁差不多的,大都定亲了,你找不上媳妇,当爹妈的在街上都没面子。话又说回来,咱追在人家屁股后头,求人给你提亲,人家给你提了,也是你妈看中的,你还不同意,让你妈怎样去回绝人家?”

永良低头不语。

郑万僧越说越长气:“你说跟人没感情,那纯粹是扯淡,让外人知道了牙碜得慌。你不愿意,又说不出理由,让我们都为你作难。”永良找了个理由说:“我嫌她没文化。”郑万僧说:“人家当初就没文化,咱又不是不知道,这不是理由。难道你还想找个有文化的?有文化队里多给记工分吗?有文化的人家找你吗?”

永良欲言又止。

生产队里敲响集合的钟。郑万僧说:“你爹错就错在供你念书上了,耽误了穷工夫,花费了冤枉钱,也找不上工作,回生产队当了社员,找媳妇还挑三拣四。你当初要是说呢,省得让你喜财大娘跑一趟又一趟的,这不是耍笑人吗?”永良说:“你们当初要是先跟我商量,我才不让人去跑呢。”母亲说:“小祖宗,都是你妈的错,行了吧?”

富农的儿女们 第二十二章(2)

郑万僧用不容质疑的语气说:“永良,这桩亲事,人家要是没意见,就这么定了。”

永良说:“你们愿意定定去,反正我不同意,”然后一甩性子去队里集合了。

永良亮明了观点,郑万僧和妻子遭了难。人家好心好意地介绍了对象,永良竟然不同意,真无法回绝人家,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先不把永良的意见告诉媒人。因为永良找个媳妇不容易,等晚上再好好劝劝,实在劝说不下来那也就没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