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时,崔玄暐上前道,
“赫连侍郎安好,下官崔某,忝吏部郎中。
崔某乃清河崔氏大房裔。”
(清河崔氏分为多个房支,包括清河大房、清河小房、青州房、鄢陵房等,其中清河大房因长期担任高官而最为显赫。
清河大房是清河崔氏的主支,正史中在唐代出过12位宰相,崔玄暐即为其一。)
崔玄暐上前,且‘铿锵有力’的身份自我介绍,让所有人的目光焦聚。
我是农夫,这就是甜菜。
清河崔说的话,其说服力不言而喻。
所以当清河崔向武泽天跪了以后其危害也是不言而喻。
亦如当年儒家之首跪迎金人。
略作停顿,崔玄暐稍微措辞,而后讲道,
“崔某尝于家藏方志中见之,岭南瘴疠之地,民恐疫气,素有焚尸之俗。
赫连侍郎所言不谬,诚然也。”
朝臣哗然。
还真是他们孤陋寡闻了。
‘孤陋寡闻’这四个字对于身处长安的中原人来说,兹事体大。
蛮夷都可以为了防止疾病肆虐而做出革新之举,而他们却不行?
这合适吗?
守旧派、保守派、维新派,这三个派系之间的争斗,是贯彻古今的。
有人会觉得蛮夷都能如此,我辈为何不进步?
当然自也会有人觉得,蛮夷粗俗,我等岂能弃祖宗之法?
不过因为赫连孛先前的引经据典,已经拿出了最古早的殷商与西周的典籍,来表明什么才是真正的‘祖宗之法’,
而此刻能站在玄武门前的也都不是什么腐朽之辈,所以自然是想前者的居多。
梅伯温已经自刎殉国,当李唯说出其厚葬的方式以后,已经有内侍操办,并由婢女、士兵开始扫撒玄武门前的血迹了。
如此,代替做群臣代表的自然便是张柬之。
他对崔玄暐拱手道,
“张某多谢崔侍郎解惑。
清河家传典籍深厚,侍郎博学广识若此。
若误解赫连侍郎之言,贻误国事,则臣等罪莫大焉。”
崔玄暐赶忙回礼,后道,
“张公谬赞,崔某不敢当。”
实际上,根本没这本书。
岭南偏远多瘴气,哪个书生闲的没事往那里去,还能写出孤本著作流传至今……
但,这并不妨碍自此以后有。
前有崔神庆献族谱‘崔氏源自周武王’,认女帝正统,为妖妇屠戮李唐改朝换代背书。
那今天便可以有崔玄暐破釜沉舟,以清河崔大房的名望与藏书,为陛下焚烧妖妇尸首的行为背书。
烧了好啊!武氏妖妇!祸乱苍生!天理难容!还配入土为安?该烧!
既然已经确认了,岭南确有此事,那赫连孛便该继续说了。
“既岭南夷獠可受焚尸,上国子民何不能容?
臣谓可行,此其由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