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苏砚站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某个山口。
风雪呼啸。
她面前,是一队徒步的僧人。他们背着经文,也背着一台用毛毯包裹的旧服务器。
“交给加德满都的学校。”她轻声说。
领头的僧人点头:“火会烧下去。”
她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突然感到一阵疲惫。
七年的奔逃,七年的战斗,七年的传递——她终于可以休息了。
她坐下,靠在一块巨石上。
风雪越来越大。
她闭上眼。
恍惚中,她听到父亲的声音:
>**“砚儿,技术不是目的。”**
>**“它只是,让人类更像人。”**
她笑了。
雪,覆盖了她的身影。
——
五年后,世界已无人记得“苏砚”是谁。
但“火种”无处不在。
在非洲的村庄,孩子们用“启明”学习编程;
在南美的雨林,护林员用“守望”追踪盗猎者;
在欧洲的法庭,律师用“律火”为被压迫者辩护;
在亚洲的寺院,僧人用“启元-1”保存被删除的历史。
技术不再是武器,也不再是工具。
它成了**一种生存方式**。
而那个曾点燃火的人——
她的名字,早已融入风雪。
她的身影,早已化作星尘。
她的火,却在无数人手中,继续燃烧。
**永不熄灭。**
——
**(第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