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泯起修一念发引千钧内照旣揺
外尘咸起则与彼离志不相符合矣
志而不修忘
若心无所注则何由渐悟必因所注而得
定心故云志也不修志者明离志而不积
修忘修而後性定则寂然圆照
已业无己知
因心注而慧业清净故云已业内忘诸己
外忘诸物於慧照心无毫芒用则於己业
自忘知故云无己知
诸食气结气
夫一炁凝结以和泰和和一皆泰则慧照
常湛令口纳滋味以充五藏身聚泡沫载
其形生受体於地凝湿於水禀热於火恃
息於风四縁结漏皆非妙质故缁涅一气
昏汨泰和令生想受则动之弊秽矣
非诸乆定结
言人当令泰和含一无所想受守眞常湛
则与泰和合体今以诸食结气故非久定
结也
气归诸本气
四縁受识六染生弊地水火风散而归本
根识既染则从所受业也
随取当随泄
取者受纳也泄者发用也夫想有二受业
有二应随所受纳发用其徴若泰和和一
则一炁全和致彼虚极谓之复命复命得
常谓名正受正受净业能生慧照慧照湛
常一无所有则入无间矣一者则食炁归
诸四縁业成则沦於六趣矣
老子说五厨经注
喜欢道藏辑要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道藏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