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番外 > 第146章 后日谈2(第3页)

第146章 后日谈2(第3页)

“除了韩……除了刘表那把剑,督河使曹昂手里的那把,派遣出使罗马的张郃手里的那把,余下的四把剑,分别在下西洋的甘宁、登上青藏高原重启西宫盐池甚至继续向西探索的张辽、奉命平倭国之乱的张燕,以及奉命立碑燕然的马超手中。这七把剑能全部回到光文帝的手中,最终陪葬于陈留王的墓室内,代表着他们都顺利完成了陛下交代的任务,为大汉开疆拓土、奠定霸主位置,建立了重要的功劳。”

“最后的一批没在陈留王陪葬品行列的剑,就是我们身后的那两把,放在两位托孤重臣的手里,一把属于就算不太清楚季汉历史都听过的诸葛丞相,另外一把,属于由蔡师栽培长大的外甥,跟了母亲姓氏的钜平侯卫将军蔡祜。”

“作为后人,我们非常遗憾地没法知道,继承光文帝基业的康帝,到底是哪一位宗室之后,被专门接到了光文帝身边培养,在十七岁登基称帝,又在两位托孤重臣的栽培下,不仅没闹出什么追谥的纠纷,还完美延续了光文帝在世时候的一系列举措。”

“我们只能知道,诸葛亮与蔡祜相继去世后,康帝痛哭不已,亲自将这两把剑放入了宗庙当中,摆在了二位贤臣的雕像面前,所以这两把剑因为存放环境的问题,会比另外的七把残破得多,但这并不影响它们的历史地位。”

这九把长剑虽然被人调侃着叫做光文帝端水的批发,但完全可以让人想象得到,当它们被赐下去,见证了天南海北的历史时,接剑与赐剑的人都是怀揣着怎样激荡的心情。

甚至当领队的老师继续向前走去的时候,还有人不住地回头看去,试图从这些宝剑交错的光影里,窥见那一段精彩的历史。

但老师的声音已经在前面响起了。

“……前面的九把御赐之剑,代表了汉室威服四海,坐镇十三州,那么这件文物,也从另一个方面,代表了光文帝的远大志向。按照蔡师所说,这件东西,在天子御赐出去的时候,代表了陛下的指南定北之心。”

“但非常遗憾的是,此物最后被郭嘉收藏,随葬失踪,郭嘉的儿子郭奕利用东海的白水晶以及季汉铁铸工坊的高精零件,重新组装了一只,可惜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和史书的记载,都远远不如史子眇赠予光文帝,又由光文帝赐予荆州的那一枚,就和冕服一样,因为工匠的凋敝,只能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这件藏品,就是那一件仿品。”

“考古学家也一直无法解释得通,这枚细小的指北针周围的其他指针,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毕竟在那个年代又没有手表这种东西,所以我们只能认为,就和候风地动仪到现在也无法完全复刻是一样的情况,原版的指北针上,应该还有其他功效的东西,但要么是史子眇作为季汉之前的第一发明专家,并没有和自己的学生说明白,要么就是光文帝当时赐予此物的时候,只需要荆州方面动用其中的指南用途,所以没对其他的东西做出解释,导致了仿品的失真。”

“这也是我们看到的历史另外的一个遗憾。”

“……但是这不就方便博物馆了吗?弄出了由此衍生的钟表和手表。”一名与这群学生不是一路来的青年听着这边的讲解,忍不住用不打扰他们科普的声音和身旁的同伴说道,“你说说看,手表也就算了吧,看起来真像那么回事,和总有人说的史子眇必是穿越者,带了个手表给光文帝,其实挺符合的,但钟表算怎么回事!我家的钟都竖着挂了,还怎么指北?开玩笑!”

“总不能说,郭奕自己当纪念父亲的东西挂墙上了,我们也得这么挂当传统吧?不过,要不说当时绘画技术突飞猛进是个好处呢,那一个个官员把自己家长什么样都画出来了,可省了考古学家做复原模型的不少事。”

他说到这里,忽然意识到一旁的同伴没吱声,转头就见对方呆愣愣地望着一个方向,连忙问道:“……你在看什么?那边我们不是才看过吗?”

他循着同伴的目光对上的展示柜确实没什么特别的,里面放着的,也不过是一座海船的模型而已,正是甘宁第一次下西洋的船,在船上还挂着一串特制的铃铛,与宝剑与指南针一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代表着国之重器。

但放在现代人的眼光看,这船只除了有隔水舱之外,真是太落伍了,属实没什么特别的。

同伴却仍是神情恍惚,低声答道:“……我不是在看船,我是在看人。”

“人?”

青年皱了皱眉头,又认真地看了一眼,瞧见那展示柜的透明玻璃之后,隐约可见一道人影,只是这位与那些随意逛展的人并不太相同,而是身着一身汉代的冕服,若是没看错的话,应该是作为博物馆文创的刘秉冕服复原。

虽然少见,但按照他刷到过的返图,并不乏参观者以这样的方式,前来拜见这位传奇的帝王。

那也没什么……不对!

恰在此时,那道身着冕服缓缓踱步欣赏的人影忽然越过了那展示柜,又像是察觉到了两人的注视,向着这边投来了一眼,也让这位方才说话的参观者同样怔在了原地。

那是一张年轻的,大约只有二十来岁的面容,但奇怪的是,他生了一双并不属于年轻人的眼睛,里面有着一种难以形容的古韵神采。仿佛倘若厅堂正中的刘秉画像上的那个人,从画里走下来,就应该是那个样子。

但画像上的帝王,因为画师对他的尊敬,在眉眼间显得有些严肃,这个身着汉服的青年却忽然笑了,被模糊在了另外一个展柜的光影之后,变得像又不像的,也很快消失在了这两人的视线中。

只有一个声音,也就是那参观的学生中,带队老师的讲解,还在继续传入了两人的耳中:“往这边来,让我们进入民以食为天的展厅,这是大汉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一部分,也占据了光文帝执政生涯最多的篇章。”

……

【作者有话说】

下章论坛体,收费番外部分一共应该有三章论坛体的样子。然后地府观影因为在摸刘邦刘彻的性格为预收做准备,可能要放到福利番外去写,以及一些个人番外也在福利番外。

不是太会写论坛体,大家看章节提要自行选择。我会尽量选择一下评论区产粮没提到过的话题来写。

目前想好的下章标题是,【光文帝和张燕说的那个秘密到底是什么啊!】

(*)参考的是含嘉仓的出土情况。

(*)公元纪年按照大汉开国。

更新晚了,评论区掉落200个红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