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番外 > 第146章 后日谈2(第2页)

第146章 后日谈2(第2页)

“诸葛丞相大义!”他又真诚地赞美了一句。

想到史书记载的诸葛丞相联名上书,把光文帝从后汉直接分出来,为陛下争出个另外开篇的地位,他就还想夸一句君臣相得。

也难怪诸葛亮是重建的大汉太学第一批天子门生里最优秀的一个。

“别愣着了!”前面的人突然回头,低声提醒道,“老师都走到前面去了。”

“来了来了!”这学生连忙加快了脚步,跟了上去。

作为【季汉草创】主题展的开篇,拿出来的当然都是相对重量级的东西。

比如说,位居中间那座展柜的七把宝剑。

准确地说,是七把被光文帝给朝中封疆大吏“批发”的天子剑。

“光文帝自己的墓葬,按照季汉史书记载,采用了薄葬之法,不封不树,以至于汉末乱世,有百姓和官员去哭光文帝的墓,实际上也哭的是河东的纪念碑,不是真正的光文帝之墓,这让我们很有可能再也无法见到,史书上那套光耀天下,银丝金线的冕服到底有多高的纺织水准。按照每届学生听到这里最常见的反应,我猜你们也要说——”

“都怪董卓。”

“谁说不是呢?都怪董卓!”离老师最近的一名学生就忍不住接话道,“要不是董卓放火烧了洛阳,哪里会让汉代的纺织技术断代!皇帝又不可能只有一件冕服上朝,必定还有更换的衣服,结果一口气全给烧了。”

“可不是吗!收复洛阳之后的季汉朝廷,连荥阳王都得负责朝服的复原,可想而知,情况差到了什么地步。”

有人又抬头看了一眼这主题展的名字,有点哭笑不得。

到底是谁取的季汉草创这个标题啊!我们光文帝不要面子的吗?

据说这主题展刚刚开办的时候,居然有人在博物馆的官网论坛问,如果按草创算的话,董卓的相关文物是不是也应该展出在这里,毕竟,他对光文帝打击豪强、打压世家,起到了一部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后被人喷回去了……

但也没让这标题改掉就是了。

“扯远了扯远了,说的是眼前的这七把宝剑。”老师抬手示意,止住了下方嗡嗡的议论声,“这七把宝剑出土于陈留王刘协的大墓,因为陈留王以行医救人为志,几乎没涉足过朝堂,积攒的家财少得可怜,光文帝自己提倡薄葬,也不可能给兄弟的墓葬修得过于隆重,就把这七把淘汰下来的天子剑,充当了陈留王的陪葬品,意在表示陈留王有活民之大德,后世的盗墓者若真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偷到了他的墓地,拿走这几支剑,也就够了,不要打扰弟弟的安眠。”

“不过光文帝的这个担心可能是多余的。陈留王刘协作为当时接任华佗与张仲景的神医,在走南闯北中积攒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完成了作为伤寒杂病论的补充医术百药经,在百姓中的声望非常的高,有人自发地组成了对这座神医墓的保护队伍,绝不让盗墓者染指。只是到了后面的战乱,才出现了各方记载不明,丢失具体地址的情况。”

“直到二十年前有房地产商开发荒地,挖到了墓地,又在考古学专家的保护性挖掘中,提出了这陪葬墓室的七把剑,才明确了,这就是陈留王的墓。”

“那岂不是陈留王的安眠还是被打扰了?”

“不,并没有。”老师指了指展示柜边的一行说明文字,“这片遗址被保留了下来,在上方建成了杏林公园,考古专家只带出了这七把剑,作为建安年间冶铁技术大大提升的文物证据,并没有向主墓室挖掘。不仅如此,专家还对这七把剑做了拓印,将几乎完全一样的仿品放回到了陪葬的墓室中,还放入了一套后世的史书,然后关闭了这座墓葬。”

“……不知道为什么,听起来有点想哭。”

“可能这就是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吧。”有名学生忍不住擦了擦眼泪,“而且这七把剑的意义都摆在这里了,谁忍心接着挖啊。”

像是光文帝和荥阳王、陈留王这样的兄弟情谊,在帝王家中多么少见!明明三个人都曾经摸过皇帝的冕服,但只有最适合这件衣服的人,留在了这个位置上,其他人都自觉地退到了其他的位置上,也各自过出了一段精彩的人生。

一想到被放入墓室中的史书,其实正代表着将后世对这段兄弟情,和他们各自功勋的记录,送到了刘协的面前,让他转告自己的兄长,就更好哭了。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从人群中忽然发出了一个极其破坏气氛的声音,“哎,那把最破的,是不是就是刘表用来逼杀韩馥的那把?我记得那是史书记载最早的一把,肯定时间最早,锻造技术也最差!”

前面还眼眶发红的学生顿时一点点地转过了头来,死死地盯着这个说话的人:“……”

老师连忙咳嗽了两声,打了个圆场:“这把剑缺少了建安年号的标记,是所有剑中特征最鲜明的一把,确实是刘表以使者身份赶赴冀州所用的,但是我需要为他说明的是,他去冀州,不是为了逼杀韩馥,这一点,在刘琦为父亲写的回忆录中有过解释。包括季汉的史书记载,也都说的是韩馥愚钝,而不是刘表杀人……”

“那刘琦懂什么政治嘛!”

“……”

“能不能给他点面子,他只是没那么多心思,不是当不好官。”

“那你也不能否认儿子给父亲脸上贴金的可能性。再说了,那把别称黄河剑的,不就是御赐的杀人剑吗?黄河治理,重中之重,谁敢从中作梗,当即杀之。还有那把出使罗马的剑,不是在半道上变成了汉使证明传统的武器吗?懂的懂的。”

老师都听沉默了,不知道该不该说,可能除非韩馥自己从地下跳出来解释当时的情况,要不然,这个在建安年间就流传很广,甚至写到了季汉演义里的情节,大概是真的没法按史书记载给刘表平反了。

“我们还是来说剑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