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明朝封闭吗 > 第712章 科举风波一(第2页)

第712章 科举风波一(第2页)

奢华已不足以形容此间景象。

地上铺着厚软的西域地毯,踩上去寂然无声。紫檀木的圆桌光可鉴人,上面已琳琅满目摆开了官窑烧制的精美瓷碟,虽是冷盘,却雕琢得如同艺术品。

墙上是名家字画,真迹无疑。伺候的侍女皆身着轻绸,容貌姣好,行动间悄无声息,礼仪周到得堪比宫掖。

郑家出面作陪的,是一位四十余岁的清瘦师爷,姓钱,言谈举止极是斯文得体,滴水不漏,并未因背后的显赫势力而有丝毫倨傲。

但越是如此,张之敬心中那根弦绷得越紧。他知道,正主并未露面,这本身就是一种姿态。

酒过三巡,菜式如流水般呈上,熊掌、猩唇、鲍参翅肚皆属寻常,许多珍馐甚至连张之敬都叫不出名字。

酒是窖藏三十年的女儿红,醇厚绵长。

钱师爷谈笑风生,只说些风花雪月、京师趣闻,绝口不提科考之事。

直到宴席过半,他才仿佛不经意地举杯,微笑道:

“张大人此次主考春闱,天下士子之幸也。我家老太爷常言,张大人乃朝廷肱骨,学问人品皆是楷模,日后必当大用啊。”

张之敬心中凛然,知道戏肉来了,连忙举杯谦逊:

“钱先生过誉,郑总兵厚爱,下官愧不敢当。唯尽心王事,不负圣恩而已。”

钱师爷呵呵一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放下酒杯时,声音更压低了几分,却字字清晰落入张之敬耳中:

“老太爷还说了,礼部如今正是用人之际,王尚书致仕后,位子空悬良久,实非朝廷之福。像张大人这般干才,早该更进一步了…届时,我家老太爷以及在京的成功公子,想必都会乐见其成,鼎力相助的。”

话语如糖似蜜,却又带着不容拒绝的分量,轻轻落在了张之敬的心尖上。

那“鼎力相助”四个字,仿佛有着千钧之力。

他端着酒杯的手稳如磐石,笑容依旧得体,甚至带着几分感激:

“郑总兵与郑阁老如此抬爱,下官…感激不尽。”

然而,宽大袖袍之下,他的指尖微微发凉。

他知道,这顿奢华至极的宴席,吃下去的是珍馐美馔,吞下去的,却是一枚裹着蜜糖的钓钩。

钩上的饵,是他梦寐以求的尚书之位。

而他要付出的代价,此刻虽未明言,却已如这室内的熏香,无声无息地弥漫开来,缠绕在他心头。

檀香的清冽似乎再也压不住心头的躁动。

张之敬踱到值房的窗边,窗外京师沉沉的夜色,一如他此刻的心境,看似平静,内里却暗流汹涌。

郑家那顿奢华宴席的余温犹在唇齿间徘徊,钱师爷那句“鼎力相助”更是在他脑中反复回响,如同魔咒。

礼部尚书的位置,他渴望了太久,那是权力台阶上关键的一步,错过了这次春闱的东风,不知还要再等多少年。

可郑家要的筹码,也赤裸裸地摆在了台面上——考题。

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凉的窗棂。

春闱考题,非比寻常。乃是陛下御笔亲拟,誊录后密存于深宫,由专人看守,等闲难以触及。

泄露考题,一旦事发,便是泼天的大罪,足以让他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

这是一步不折不扣的险棋,脚下便是万丈深渊。

然而,驳了郑芝龙的面子呢?

想到那位手握重兵、在东南说一不二的海上王,想到他那个圣眷正隆、简在帝心的儿子郑成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