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师,”
总监苦笑着摇头,“您这不像明星,倒像个文化使者。”
他看着苏明远认真的眼神,忽然想起网上流传的
“苏明远片场教演员礼仪”
的视频,“不过……
我们愿意试试。”
一个月后,印有《妆台记》插画的口红上市。苏明远亲自为产品题字,笔尖在包装盒内侧落下
“以今人之手,绘古人之画
——
此乃吾辈之责”。首发当日,限量版口红在三分钟内售罄,有粉丝在直播间举着口红惊呼:“这哪里是口红,分明是把古代妆奁揣兜里了!”
庆功宴上,品牌总监举起印有古风纹样的酒杯:“苏老师,您这波操作让我们明白,文化才是最好的卖点。”
苏明远望着窗外的故宫角楼,月光给飞檐镀上一层银边,忽然想起在特展上见过的明代女子妆奁。“非吾之功,”
他轻轻摇头,“是古人的智慧太璀璨,今人只需做个引路人。”
他摸出袖中的狼毫笔,笔杆上
“明远”
二字被磨得发亮,“就像这狼毫,毫毛取自狼尾,笔杆雕着古纹,用它写字,既是今用,亦是传承。”
深夜回到书院,苏明远在书房翻看粉丝寄来的作业。有中学生用银杏叶做花钿,有上班族在通勤路上练习束发,甚至有外国网友用英文记录
“斜红妆”
的步骤。他忽然想起林婉儿说过的
“文化无国界”,提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当黛粉遇上口红,当儒巾配上西装,古今之美,皆在人心。”
窗外,秋虫唧唧,书院的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晃。苏明远起身整理案头的妆具,发现那支用于演示的木簪旁,不知何时多了支现代眉笔。他轻笑,将二者并排放置
——
木簪上的缠花与眉笔的金属外壳相映成趣,恰似他一直坚信的:古韵与今声,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相互成就的光芒。
手机忽然震动,林婉儿发来消息:“苏大人,你的‘古韵妆造’系列我全买了,什么时候教我画‘男士束发’?”
他望着屏幕笑出了声,回复:“明日申时,吾备下儒巾与桂花酿,在书院恭候‘女弟子’。”
发送完毕,他又补了一句,“不过需先学会‘正衣冠’,若再把儒巾系成蝴蝶结,便罚抄《弟子规》。”
月光透过窗纸,在宣纸上投下竹影。苏明远铺开新的宣纸,饱蘸墨汁,笔走龙蛇般写下
“古今同妆”
四个大字。墨香混着窗外的桂花香,他忽然觉得,这穿越千年的妆造美学,正如这墨汁
——
落在古代是诗词书画,落在现代是彩妆华服,无论何时,都能在人们心中,画出最动人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