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远的古风妆造教程视频在这样的深秋午后突破了百万播放量。他坐在明远书院的古戏台前,身后的朱漆屏风上绘着《韩熙载夜宴图》的局部,手中的狼毫笔在宣纸上轻点,正在录制
“斜红妆”
的教学片段。
“斜红妆始于南北朝,盛于唐,”
他的笔尖蘸着黛粉,在自己眼下画出一道月牙形的斜红,“此妆意在模仿女子醉酒后脸颊的红晕,故需‘浓淡得宜,似醉非醉’。”
镜头扫过他的侧脸,黛色的斜红与现代的高清镜头碰撞出奇妙的美感,弹幕里瞬间飘过
“苏先生手太稳了!”“这比化眼妆难多了吧”
的留言。
视频评论区里,一个
id
叫
“书生不才”
的男粉丝留言:“没想到男生束发这么讲究,苏先生能出个男士古风造型教程吗?”
苏明远看到时正在研磨,墨块在砚台里转出细腻的涟漪,他忽然想起自己初到现代时,对着镜子研究了三个小时才学会用发胶固定汉服发冠的糗事,不禁轻笑出声:“善!明日便录‘庆朝士子一日妆’。”
次日清晨,他特意换上直裾袍,在书院的百年槐树下支起镜头。“庆朝士子晨起,首重‘整衣冠’。”
他从樟木箱中取出儒巾,“此巾又名‘襕巾’,需先以发带束发,再将儒巾由后向前包裹,最后以玉簪固定
——”
话未说完,儒巾却因手法过快滑落,惹得镜头外的助理小周笑出了声。
“重来。”
苏明远正色道,重新整理儒巾,宽大的衣袖扫过槐树叶,“古人云‘君子正其衣冠’,束发不仅是礼仪,更是修心。”
这次他放慢动作,指尖顺着儒巾的纹路轻轻按压,阳光穿过槐叶的缝隙,在他发间落下一片碎金,“读书时着直裾袍,取‘直心直行’之意;会客时换襕衫,因襕衫下摆的襕纹象征‘以礼待人’。”
视频发布当晚,#
苏明远
男士古风造型#
登上热搜。有男生跟着教程学束发,却把儒巾系成了蝴蝶结,自嘲
“手残党不配穿越”;有
coser
在评论区晒出自己还原的庆朝士子造型,配文
“苏先生的考据比史书还细”。某美妆品牌的营销总监连夜打来电话:“苏老师,我们想做‘古韵妆造’系列,您愿意合作吗?”
三天后,双方在故宫旁的茶楼见面。苏明远望着桌上的口红样品,膏体上刻着细腻的缠枝纹,却摇摇头:“包装需用古籍纹样,比如《妆台记》里的插图。”
他指着对方递来的设计稿,“且收益需分三成给传统文化保护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