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他记住了,这个点是他没想到的。
“父亲的意思是余令可能是状元?如果是,这次恩科最容易平息北方学子的不满!”
朱常洛叹了口气:
“如果可以,那就是这次恩科最好的挽救方式,就看余令的文章了,内阁的那群人是大明最聪明的一群人!”
朱由校不说话了,他也为难了,如今他知道也很难学太祖爷那般去做了。
现在的内阁控制六科,六科督察六部,六部督察地方藩、臬等司。。。。。
内阁的权力太大。
皇帝已经不能通过鼎甲的安排来控制天下读书人了,通过这次考试就看出来了。
朝廷是为了辽东战事取才。
朝廷的本意是多录取北方学子,是为了对付建奴。
可这次他们依旧不愿意为了国家退一步,依旧选择自己人,辽东那边的人好像也不愿腾位置。
从三路军马布置就看出来了,心是不齐的,各有打算。
有一个点朱由校很不明白。
所有臣子都知道,朝中任何制度的推行必走司礼监,司礼监要告诉皇帝得知来行红批。
若无红批,政策就推行不了。
也就是说,司礼监在控制着六部和六科。
朱由校想不明白当初“考成法”的推行实际上是从司礼监手里夺权。
当时的冯保为什么会答应,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难道看不出来么?
六部和六科一被内阁控制,皇帝的眼睛就看不见了。
为什么呢?
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们结成了联盟。
张居正死后,“考成法”虽然被废除,但失去的权力是拿不回来了。
考成法已经落地生根了,除非有魄力打散重来。
朱由校默默的想着。
他想从这些墨守成规的制度里找出一点的漏洞来。
可从头想到尾也没有想到一个可行的法子来。
唯有举刀子。
“太子爷,东阁读卷处已经陆陆续续收到学子的考卷,余大人的考卷已经答完,是不是要送到万岁爷那里去!”
内侍的话打断了两人的沉思。
朱常洛很想看看余令的卷子。
可他知道他根本看不到,内侍来告诉他是出于礼节知会他一声而已。
“去吧!”
随着深秋到来,京城的天气一日冷过一日。
养心殿的万历比任何人都清楚天气的变化,他现在开始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