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我不是刘封起点 > 第218章 定奇略大将军刘封的首秀求票(第5页)

第218章 定奇略大将军刘封的首秀求票(第5页)

刘封摇了摇头:“仲翔公,你可比平春和义阳重要。孤可以不要平春和义阳,但不能没有仲翔公。此计若不成,孤还可以另谋别计。”

见刘封不假思索的道出这句话,语气又极为真挚,虞翻心有感动,道:“谢殿下厚爱,如今我已年过六旬,虽有薄功但无大勋;如今大战已启,我亦当效仿古之舌辩之士为殿下谋取机会,岂能贪图安逸而惧怕生死?”

刘封沉默。

方才那句话并非刘封故意而言,而是真心。

一个平春和义阳,在刘封心中肯定是抵不过虞翻的。

然而虞翻的话也没错,想要瞒过司马懿,只是送一封信是远远不够的。

“仲翔公,孤还有旁人可为使。”刘封再次犹豫。

虞翻则是再请:“可旁人不知道殿下真正的意图,一个不小心,反会误了殿下大计。殿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此等大事,不可迟疑啊!”

看着虞翻那坚定的目光,刘封轻叹一声,起身向虞翻行了个大礼:“仲翔公,事若不成,不可勉强。孤还年轻,不急一时。”

虞翻大笑:“殿下放心,我这人惜命得很。”

刘封向一旁侍立的孙虑使了个眼神。

孙虑会意,近前请命:“殿下,我愿与仲翔公同往,定可护得仲翔公安全!”

虞翻哪能不清楚刘封的用意,当即斥道:“你一介少年,跟着掺和什么?”

孙虑不服道:“甘罗十二岁出使赵国就为秦国得到城池,我亦满十二,虽然不敢自比甘罗之才,但也有甘罗之勇。怎可欺我年少?”

虞翻顿时愣住。

这话还真没法反驳。

总不能说孙虑既无才能又无勇气吧?

刘封一锤定音:“既如此,就由仲翔公和孙虑同往。”

随后。

刘封又再三叮嘱孙虑,一切以护虞翻周全为主,不可为了功勋而强行施为。

待得虞翻和孙虑离开后。

刘封又召来了寇安国。

王平和李平等嫡系将士去了长安未归。

如今留在荆州的,除了飞军五部外,另有寇安国、方月、潘风、俞射、穆舜、岳举、杨兴、严成、何元等人。

想要奇袭,自然得用嫡系才最为顺手。

跟着刘封多年,寇安国如今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作为寇氏一族不被承认的私生子、上门认亲都被嫌弃的卑贱之人,如今在寇氏都能族谱单开一页,成了那六十余寇氏子弟中需要羡慕和巴结的对象。

不过。

再衣锦还乡显摆了一阵后,寇安国就觉得寇氏家族特别无聊,那种前据而后恭的态度让寇安国感到极为恶心。

应付了几日后,寇安国就返回了江陵待命。

相较于寇氏家族,跟着刘封更能让寇安国心安舒坦。

“殿下召我,可是有重任委托?”寇安国红光满面,兴致勃勃,上回没跟着刘封去长安,让寇安国深感遗憾的同时也憋着一股子想要立功的气。

刘封对这个亲自带出来的寇氏悍将也是极为看重,道:“的确有重任,孤需要一个替身。”

“替身?”寇安国有些懵:“殿下莫非是担心有人行刺?”

刘封摇头:“在这江陵城,谁又敢来行刺孤?孤欲行大计,又不能明着离开江陵,故而需要有一个了解孤行事风格的人替孤留在江陵。”

寇安国面色一垮:“殿下,长安我都没去成,这次殿下又不带我同行啊。”

刘封见寇安国面有委屈,不由笑道:“孤难道还能少了你立功的机会不成?中原这么大,今后有你立大功的机会。你若不愿,孤只能再找个寇氏子弟了。”

寇安国笑容复现,打着哈哈:“殿下,我刚才是戏言。那群只知道争抢一亩三分利的人,哪懂得殿下的行事风格!殿下放心,我一定能模仿得让人看不出端倪!”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