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金庸人物排行榜覃贤茂戚长发 > 第27部分(第3页)

第27部分(第3页)

杨过毕竟是少年心性,骑丑马装腔作势以潦倒的扮相要去戏探郭靖夫妇,以其见小的真实,反衬郭靖大器的真实。

杨过道“原来郭伯母竟是这般美貌,小时候我却不觉得”,杨过此时果真是长大了。

黄蓉传丐帮帮主之位与鲁有脚,庆典上老丐提到“忠义”二字,杨过称“自幼失教,不知‘忠义’两字有何等重大干系”,此时有悔有悟。

看在“自幼失教”四字上,我们更应体谅杨过的许多偏激。

杨过、小龙女别后相逢,激动万分。“大厅之上千人拥集,他二人却是旁若无人,自行叙话”。

我眼中只有你,你眼中只有我,有你的世界才是最真实的世界,没有你的世界只如四大皆空!

英雄大宴上激战正酣,杨过和小龙女却恍然不闻,执手言欢,情意缠绵。在杨过是“自幼失教”,天不怕地不怕,在小龙女是不谙世事,于世俗礼法半点不知。

好!倘若世俗礼法不能给人以人性的自由,生命的欢娱,不懂也好,不理也罢!

小龙女与杨过方才重逢,旋又分离,情的煎熬和揪心裂肝的戏剧冲突,呼啸着向前。

分离永远是爱情的发酵和催化剂,分离永远使幻觉在距离的美感中完成一种甜蜜的自欺和完满。

杨过一开始懵然如梦,丝毫不解那种知冷知热、一会儿是海水一会儿是火焰的情和欲的迷醉和美感。

正是分离使他变幻了聚焦和视点,使他因焦渴和期盼脱胎换骨,破茧化蛹,对爱有了更为巨大的期待和迫切,所以虽小龙女不明世事,他却明知不妥而不再犹豫,有了一种空前的百无禁忌和勇敢。

。 想看书来

杨过:侠之风流(2)

本来心性易于偏激的杨过,从傻姑的片言只语中误会了真相,将郭靖黄蓉当作了他的杀父仇人。

怨毒于人,真可以扭曲最高贵的人性。

然而,故事正是从误会中生长,愈是误会,愈是让读者悬疑,愈是让读者丢不开,放不下。

道德、正义、社会规范之类的东西,于杨过实在是淡薄。

杨过的良心原则只不过是“谁待我好,我就待他好”,谁待我不好,我也待他不好。此外的一切,都不在话下,所以对杨过来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所以杨过在误会和憎恨郭靖黄蓉之余,竟与曾是以性命相搏的死对头金轮法王达成一致,相约“我助你取武林盟主,你却须助我报仇”。

这是真实的杨过,这是有缺点的非完人的杨过,这是个体与集团利益冲击的悲剧。金大侠为何偏爱杨过?许多读者为何也偏爱杨过?惟其真实,惟其情可悲可悯,才能动人。

自己武功远输于郭靖,杨过想自创武功,呕心沥血要在武学上有所独创,杨过“七日之中,接连昏迷了五次”。

此实是真正做学问的境界,也惟有真正做学问之人,才知其中甘苦。

最后杨过猛然顿悟,诸般武学皆可我用,不必强求合一,当用则用,惟求自然,此番武学境界,高明了许多。

此番武学境界,实也是诸般学问做到至深至极时的境界。

《神雕侠侣》是一部大的情书,点题、破题、立意、总喻,全在于情花一物之明喻。

花以情为名,情以花作譬,情之为物,本是如此,入口甘甜,回味苦涩,而且遍身是刺,就算你小心万分,也不免为其所伤。

情花何等美丽,果实却丑陋难看,或苦,或辣,或酸,或臭气难闻,或令人欲呕,十个果子有九个苦,却只亲口尝过才知就里。

问世间情为何物?谜底和答案,已在这里张榜公告。

杨过小龙女相认后,再次因分离的距离而放大着内心的欢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