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行业中,一个很难的问题。
“真愁人。”
李景霖拍了拍自己的脸。
心情开始有些不爽起来。
博士点。
这玩意,可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建立的,更不是你一个人强就可以说搞就搞的。
首先是“立项申请”。
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许多调研与准备工作。
专业的规划,师资力量队伍的建设,学术条件,资金。
然后你才有机会去准备申报材料。
是的,准备。
到了这个程度,你也只能有“写申请报告”的资格。
首先你得向上汇报一下学科的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到底具体情况,有没有什么学术成果,条件上是否成熟。
接着便是审核。
审核可不是看一眼,说过就过,不过就不过。
这种涉及到学科博士点建立的问题,没人敢玩歪的。
学校内部就会审核,查缺补漏,然后上报,进行审批,在审批的过程中,可不是只看你画的大饼,而是会有真正的“专家组”去进行现场考察。
对教学环境,设备,师资力量,个人信息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严格的审查。
如果万幸。
总算是获得了批准。
那么,接下来便是建设筹备。
这只是个开始,而并不是结束。
毕业一年后的论文抽检,和博士点的审核相比,那都算是轻松加愉快的。
当你搞了设备,环境,招聘到了足够实力到底师资力量后。
还需要在一定的周期内,接受考核评估。
包括导师以及博士生本人的培养质量,学术成果,学术在行业里,甚至是国际上的一些影响力评估。
一个博士点的建立。
时间周期是极长的。
毕竟,这种真正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途径。
内里的事情是极其繁琐的。
或许,仅仅只是对导师个人的审核,博士生个人的审核
张天的情况毕竟只能算是意外。
建立博士点初期的审核一定十分严苛。
凭借一个人的强悍,上下嘴皮子一碰,说开就开的。
那只存在于梦里。
哪怕是以李景霖“国际小提琴第一人”的能力目前也完全没法当博导。
虽然,这只是一个岗位,而不是职称。
不过,也基本可以当做比教授更高一些的职称了。
其他的要求,李景霖倒是满足。
但想当博导,你得当过硕导,想当硕导,起码带两届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