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去过书林的几个女子中,只有清源县公家这位嫡长女胸口没有牡丹纹样。
沈钧行听出她的意思,一面吩咐宫婢去请人,一面和谢景俭去了隔壁屋子。
等待的过程中,温清宁回忆着方才高见贤的话,那些让她觉得有些奇怪,一时间又说不上来哪里奇怪。
“小女陶静娴见过郡君。”
软糯的声音响起,抬头看去入目是一个消瘦羸弱的少女。
陶静娴穿的是一身颜色素雅的襦裙,头上没有繁复的头饰,只簪了一根花钗,显得有些简陋。
她的脸上画着淡妆,八字鸳鸯眉让她瘦弱中又多了几缕轻愁。
温清宁请人落座,柔声问道:“陶小娘子可知我找你来做什么?”
“小女猜是为了郡王的婚事。”陶静娴低声回答,“不过这婚事当由长辈出面,小女做不得主。”
温清宁愣了愣,嘴唇翕动:“不是,陶小娘子误会了,圣人只是用这地方想看一下。”
闻言,陶静娴脸颊顿时通红。
温清宁见她尴尬到面上滴血的样子,赶紧说道:“当然,陶小娘子的事还是郡王和我说的。”
陶静娴惊讶抬头,随即害羞低头,喃喃道:“小女和郡王确实在书林有过几面之缘,幸而又说过几句话。郡王为人随和,待人赤诚,是个好人,与外界传言不同。”
“啊……这就好。”温清宁望着她一副心有所属的模样,想起陈无讳对她的评价,觉得有必要把话题尽快拉回来。
“陶小娘子,你为什么会去书林?”
陶静娴好似没有听懂,歪着头眨了眨眼:“去看书。”
“只是去看书?”温清宁问道,“没有别的原因?”
陶静娴皱眉:“郡君是什么意思?您不会以我是专门去书林偶遇郡王的吧?那书林敞开门做生意,别人去就没事,怎么我去就不成了?还是郡君也和别人一样,觉得我丧母……”
温清宁出声打断:“陶小娘子,我还什么都没说。节省些时间,我就直接说,所有去过书林的、和郡王偶遇的女子都会被问话。宴席上的宫婢你应该见到了,你是聪明人,该明白我的意思。”
陶静娴咬着下唇,垂头不语。
温清宁看一眼外面,淡淡道:“方才过来的几家贵女们,但凡有所隐瞒者皆被带去大理寺。陶小娘子家中情况我听说过一些,人为了好的未来用些手段往上爬是很正常的事。这里只留下你我二人,便也是希望这些事不要让你的处境雪上加霜。”
陶静娴睁大眼睛,没想到她会说这些话,感受到温清宁话中的温柔,忍不住心底发酸。
她深吸一口气:“就像郡君猜的那样,我去书林是为了郡王。当然,郡王去书林的消息是我偷听来的。”
温清宁有些惊讶,她想过许多可能,却没想到会是偷听这个答案。
陶静娴苦笑道:“我知道偷听不好,可我家里那些糟心事,我总要为自己打算。”
“可以理解,那么你是从何处听来的?”温清宁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