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管如何,皇室秘辛都不是他们这些跟在帝王身边的人能掺和的。
卷轴上只有简短的一句话,一旦继任者不堪重用,摄政王可取而代之。
落款是楚瑄,先帝私印鲜红如新,朱砂渗入蚕丝经纬的纹路,像是随意写就后便盖了章。
楚琰敛眸,遮挡住眼底的诧异,震惊与怀疑,楚瑄乃是先帝名讳,盖得章是天子私印,怪不得没有风声传出。
先帝竟这样看中顾轻,宁愿叫大启江山落入外人手中,也不知先帝若是知晓自己走后,寄予厚望的摄政王对内血洗朝堂,残害忠良,对外撕毁议和协定,率先挑起战争,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民生凋敝,会作何感想?
也许是上苍看不下去降下惩罚,今年以来大启境内爆发大面积的干旱,旱灾尚未结束,南方洪涝的消息传来,城镇接连失手,险些引发时疫。
国内天灾频发,皇帝和朝臣终于有了召回远在边关的摄政王的理由。
没有数十万大军保驾护航,偌大皇城像是犹如一头蓄势待发的猛兽,要将猎物吞吃殆尽。
楚琰也的确做到了,抓住亲政路上最大的拦路虎虚弱之际,一击即中,将人送进了诏狱。
自从知道舅舅在战场不治身亡的真相,他便开始布局,他知道自己势弱无根,便假意顺从讨好摄政王,倒也得了些不大的权利,这些已经足够他暗自蓄积力量。
那晚,御林军包围王府,楚琰其实也到场了,只是没人发现,看着顾轻带上枷锁的场景,终于得尝所愿。
那晚是他睡得最舒心的一个晚上。
可没高兴几天,安插在摄政王派里的棋子传回消息,眼见营救顾轻无望,那群逆贼想了个办法,丢出了这个惊天大秘密,但说的人也并未见到过密旨,因此也不知晓能救自家主子的保命符就放在摄王府书房。
谁能想到顾轻会放在人人一进门就能瞧见的画卷轴筒里面。
秘密此刻就在他手上,轻飘飘的一句话,便能让楚氏皇朝易主,犹如一道无形的枷锁,压得楚琰呼吸沉重。
免死金牌。
他心中冷笑,此时拿出来也不怕成为必死金牌,世上那个帝王见到这道旨意,还能让顾轻活下来。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他没有这么大度。
楚琰心中思绪翻转,顾轻的人不至于这么蠢笨,莫非有人暗中浑水摸鱼?
楚琰抬眸,随口问:“那些人呢?”
“皆已处置。”
暗卫平淡地一句话,叫明安想起前几日宫殿门口一地的鲜血,似乎还能闻到那股腥臭的味道。
“现如今知道这个秘密的,还有谁?”
暗卫怔住片刻,知情人被他一刀割喉,尸体估计都找不到了……还知道的除了当事人,还能是谁。
莫非陛下这是暗示…摄政王留不得了?!
!
关系到摄政王,暗卫顿时不敢说话,也不敢多说,呼吸声轻得像是悬在梁上的蛛丝。
“他为什么不用这道密旨,趁早杀了朕取而代之,那样整个大启都是他的。”
楚琰低笑出声,惊得殿角铜雀宫灯晃出诡谲暗影。
那道免死金牌竟然是……听到皇家秘密的二人连忙跪下,连呼吸都压抑着,生怕帝王的怒火烧到自己身上。
暗卫惴惴不安自己的命运,明安心里却透亮帝王的不悦从何而来,他担心楚琰刚掌权,又占据上风,起了捅破窗户纸的念头,连忙磕头劝道。
“陛下,先帝喜好作画,宫中卷轴难免有失窃的时候,不如……”
只要证实密旨是假的,问题便迎刃而解。
“先帝对他的宠幸由来已久,赏赐一些卷轴倒也说得过去。”
楚琰不轻不重得看了他一眼,见不得自小陪伴的近侍战战兢兢地模样,不耐地抬手示意:“起来说话。”
“是了,摄政王狼子野心,早就有觊觎江山之心,因此早早地备下这卷轴,图个名正言顺,没想到终究不人算不如天算。”
明安跟着楚琰十多年,知道先帝一直不喜自家殿下,若不是二人一母同胞,陛下早被打发出皇城,困在小小的封地。
今晚乍然知晓这个秘密,内心讥讽之下恐怕言语上更会对先帝不敬。
大启重视孝道,宗亲们据说听闻先帝留有密旨,可都看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