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越成末代皇后 > 第194章 王府会面密谈(第3页)

第194章 王府会面密谈(第3页)

"哼,"载沣不屑道,"若依此标准,所选之人多半都会偏向我大清皇室。所以不必过分担忧。"他压低声音,"关键还是要看袁世凯的态度。近日皇太后已特意邀请袁世凯入宫,要在御书房与他私下商议。"

载沣凑近郑孝胥,神态变得更为私密:"郑大人上任后,还有两件要事。"

"请王爷吩咐。"

"第一,推举贤能入内务府为官。"载沣竖起一根手指,"不拘满汉蒙藏回各族人选。如今因贪污之事,已罢黜了不少旗人官员,正是阻力最小的时候。你要趁机安插可靠之人。"

"第二,"载沣竖起第二根手指,神情变得凝重,"也是最重要的——为皇室筹措资金。"他环顾四周,压低声音,"无论是投资实业还是维持皇室日常用度,都需要大量银钱。虽然有岁款,但受制于民国政府,杯水车薪啊!"

说到这里,载沣忽然凑近郑孝胥,几乎是用气音说道:"所以,必要时,可以考虑变卖紫禁城内的一些古董珠宝财物来筹措资金。"

郑孝胥闻言,心中一动,但面上不动声色。他明白载沣未尽之言——这些古董珠宝虽是皇室珍藏,但在眼下局势下,不过是些死物。若能换成真金白银,联络南北各方势力,尤其是张勋、张作霖这样的实权人物,再加上日本方面的支持,复辟大业未必没有希望。

"王爷高见。"郑孝胥沉稳地点头,"臣以为,内务府改革与资金筹措,确是当务之急。"

载沣满意地看了他一眼:"你能明白就好。明日你就去内务府报到。本王期待郑大人能在任上有所作为。"

两人又商讨了一些细节,郑孝胥便起身告辞。走出醇亲王府的大门,后海的风迎面吹来,带着初夏的微凉。他抬头望向天空的炽阳,心中已开始盘算——这些古董珠宝,若能换成资金,联络张勋、张作霖,再通过日本公使在日本的关系网寻求日本势力支持,复辟大业,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而眼前,他需要先在内务府站稳脚跟,查明那些贪腐官员的底细,为皇室筹措到第一笔资金。这座百年王府里酝酿的变革,不过是他宏图大计中的第一步棋。

郑孝胥主仆二人离开后,老虎庙胡同34号的宅院里,杨婆子领着郑二开始了她上任后的第一项"大工程"。

"小哥,您先带我转转这宅子。"杨婆子利落地挽起袖口,露出结实的小臂,一副干练的模样。

郑二引着杨婆子从正院开始,将宅院里里外外大致转了一圈。杨婆子边走边看,目光如炬——她先是走进厨房,将凌乱的锅碗瓢盆一一归置;又转到库房,把散放的米面粮油重新码放整齐;连院中的石阶都仔细擦拭了一遍。

"这些边边角角的,"杨婆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等老爷回来再细细收拾。我先料理紧要的。"

她特意避开了正房,那是郑孝胥和家眷的私密空间,全权交给郑大郑二打理。杨婆子转向郑二,和颜悦色地问道:"小哥,您家老爷平日里都爱吃些什么?口味如何?"

郑二挠了挠头:"回杨大妈的话,我家老爷是福建闽侯人,最爱闽菜那口鲜香淡雅的滋味,讲究食材本味。不过老爷在地方当官待久了,也喜欢川菜那股子的味道,但求清鲜醇厚。老爷在官场上应酬多,对食材品质和烹饪手艺格外讲究。"

"闽菜?川菜?"杨婆子眼睛一亮,"巧了不是!我这些年跟着胡同里各家办红白喜事,帮厨时可是跟各路大厨偷师不少。"她拍着胸脯保证,"您放心,鲜香淡雅的闽菜,清鲜醇厚的川菜,都难不倒我这把老骨头!"

郑二闻言,不禁对这位新来的厨娘多了几分敬佩。

"小哥,劳烦你带我去西单大市场。"杨婆子挽起袖子,"咱得采购些新鲜食材。"

两人锁好宅院大门,径直往西单大市场而去。市场上人声鼎沸,各色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杨婆子熟门熟路地穿行在摊位间,与商贩们讨价还价的声音格外响亮:

"王掌柜,您这鲈鱼昨儿还卖三文钱一条,今儿怎么就涨了?"

"李嫂子,您这笋子看着新鲜,可比我上回买的嫩多了,价格好商量好商量。"

"老张,您这川椒可是四川来的?给我来两斤,我常买您的,给个实在价!"

郑二跟在后面,看着杨婆子麻利地挑拣食材、唇枪舌战砍价,不一会儿就采购齐了闽菜和川菜所需的各色原料——活蹦乱跳的鲜鱼、嫩得能掐出水的春笋、刚从地里拔出来的时令蔬菜,还有各种香料和调味品。

"杨大妈,您可真厉害!"郑二由衷佩服,"这些商贩都让您砍下价来,还都是上好的货色。"

杨婆子笑呵呵地拎起一条活鱼:"小哥,干我们这行的,嘴皮子功夫和眼力见儿缺一不可。您瞧这条鱼,眼睛清亮,鳃帮子红润,肉质肯定鲜嫩。"

回到宅院,估摸着郑孝胥还要些时候才能回来,杨婆子便安排郑二打下手。她系上围裙,一头扎进厨房,开始准备午膳。

"今日头一顿,我得拿出看家本领来。"杨婆子挽起袖子,神情专注,"可不能让老爷失望。"

厨房里很快飘出阵阵香气。杨婆子手法娴熟地处理着食材——将鱼肉片成薄如蝉翼的鱼片,将春笋切成晶莹剔透的薄片,又将时令蔬菜择洗干净。她一边忙碌,一边向郑二讲解:"闽菜讲究鲜、香、淡,食材本味最重要;川菜则要清、鲜、醇厚,调料要恰到好处。"

不到一个时辰,五菜一汤便已准备妥当:清蒸鲈鱼、春笋炒肉、凉拌时蔬三道闽菜,水煮牛肉、麻婆豆腐两道川菜,还有一壶精心调吊制的高汤。每一道菜都色香味俱全,摆盘也颇为讲究。

杨婆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满意地看了看自己的手艺:"小哥,你去前院看看,老爷什么时候回来。咱们这午膳,可得趁热吃。"

郑二应声而去,心中不禁感叹:这位新来的厨娘,不仅手脚麻利,厨艺更是了得。看来日后宅院里的伙食,是有着落了。而厨房里飘出的阵阵香气,仿佛也在宣告着——这座四合院的新生活,正渐渐步入正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