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我去说能行?”
“对啊,你要不行谁还能行啊,小西我们可都指望你了!”
齐霁冷笑,“可我并不想回家过年。”
“你不回家,我们回啊,你就去问问呗!”
“不去。”
“你怎么这样啊!”李丽新愤怒谴责。
刘文静又忍不住了,挡在齐霁身前,一瞪眼睛,“哪样啊哪样啊?你想回家就自己个儿问去!又不是不会说中国话!”
“不去拉倒!端什么臭架子!”李丽新气得翻个白眼,扭身出去到隔壁女生宿舍,不知道又鼓动谁去了。
刘文静也翻个白眼,“在学校挺好一个人,咋一到农场就变得这么膈应人呢!”说完又问齐霁,“小西,你真的不想回齐市过年啊?”
齐霁对过年早没什么兴趣,滨城不许放烟花,齐家又没什么亲戚来往,过年跟平时也没什么区别,养父母去世后,她更是不愿过年。
“不回,如果真有机会抽签,抽中了就让给你。”
“真的啊?小西你真好!”刘文静惊喜地叫。
“傻样儿,场长也没说有抽签机会啊!”
“唉,可不是咋的!”刘文静懊恼起来,“我还从来没在外头过过年呢!我想我妈了!”
齐霁听到这句,沉默了。
刘文静看她不说话,想想说,“小西,其实你妈对你也挺好的,你看你带的东西多全啊,她还给你买了手表。”
齐霁笑笑不说话,顺着刘文静这句,她记忆中多了些细节,原来手表是五婶给买的,而所谓的新行李,也只是新的被里被面罢了,里面的新棉花,被原主母亲关秀琴给换成了旧棉花,新的却给二姐孟繁南带到沈阳了。
看齐霁实在不愿意说这个话题,刘文静说,“那你跟我去邮电所邮大米吧,咱们农场的大米特别好吃,两个月我攒了二十斤票,跟食堂换了十斤大米,我准备都邮回家里,让我爸妈他们都尝一尝。”
“二十斤票为啥就换十斤米啊!”
“咱们的票是内部票,买的都是米饭和馒头,要换成米面,当然要除去去水分了。”
“哦。”齐霁其实还是不大懂。
快过年了,不少同学都去邮电所写信寄信,还有几个和刘文静一样顾家的,也往家里寄米面。
齐霁陪刘文静去的,她不想在小小邮电所里挤着,就跑去隔壁供销社看二劳改杨晋章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