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贵女反攻记的结局是什么 > 第557章(第1页)

第557章(第1页)

丹青平日都歇息在正殿的偏殿里,推门进去,一片整洁,而桌子上,还有厚重的灰尘,可见她已好些日子没回来歇息了。

慕嫣然心内不安的感觉愈发强烈,一边,则迅速的转过身,抬脚朝正殿走去。

正殿里,一片清凉,墙角铜盆里的冰雕,已融化的看不出形状了,依稀只剩下水中的一个冰坨,而丝丝缕缕的白色雾气,还在殿内迷蒙,让整个大殿显得愈发阴冷。

香案上,摆放着宛贵妃的灵位,除此之外,还有几根燃着的香,香炉前,是几盘瓜果点心,可见方才已经有人祭奠过,而永成帝,正坐在那儿喃喃的说着什么。

轻声的唤着“丹青”,慕嫣然掀开幕帘,进了后殿。

后殿摆放着宛贵妃的棺木,而棺木的一侧,坐着一个人,慕嫣然定睛一看,正是丹青。

轻唤了好几句,见丹青不应声,以为她是累极睡着了,慕嫣然等到眼睛适应了昏暗,才一步步的迈过去,抚着丹青的肩膀唤道:“丹青,醒醒,丹青……”

手刚触到丹青的肩膀,推搡了一下,丹青的身子便摇晃着朝前倒去,一瞬间,慕嫣然的心内一片冰冷。

眼角有泪珠滑落,慕嫣然颤抖着蹲下身子,扶起了丹青,却见丹青一脸柔和的笑容,嘴角处,还挂着一丝早已凝固的血迹。

“丹青……”

紧咬着唇,慕嫣然环着丹青的身子,轻声的哭起来,而紧随其后进来的贺启暄,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也满面的感伤。

直到此刻,慕嫣然才明白丹青临走前跟自己说的那句话,原来,丹青一早就打算了要追随宛贵妃而去,才有了瑞安宫一行。

吩咐了奴才再抬一副棺木来安葬丹青,贺启暄跟着慕嫣然,迈进了内殿,却见内殿的锦桌上,已分门别类的摆好了一堆锦盒,上面,也各自贴了纸条署名是给谁的,其中的大部分,都是给慕嫣然和孩子的,另有一些细碎的物件,则是丹青的笔迹,署名送往哪里交给谁。

手指在床幔,梳妆台上一一摩挲划过,看着这里是宛贵妃住了二十多年的地方,贺启暄和慕嫣然的心里尽是感慨。

出了正殿,一眼苍寥,正面相对的两个配殿,东配殿,因为前段时间贺启暄和慕嫣然的迁入而整修了一番,此刻看来宛若新殿,而西配殿,仍旧冒着淡淡的火气,说不出的颓败,等明日,兴许已化作一片灰烬。

长叹了一口气,贺启暄牵着慕嫣然踏进了东配殿。

一眼望去,还是当日两人住过时的模样,可此刻,殿内却多了十几口大箱子,随手打开一个,尽是古玩珍宝,可见,是平日里永成帝赏赐下来,或是逢年过节各宫主位或是外命妇们送的,而此刻摆置在东配殿,显然是料定了贺启暄和慕嫣然二人会来此。

圆桌上,还放着一个信封,贺启暄狐疑的看了慕嫣然一眼,径自拿起信封,拆出了里面的信。

“殿下,王妃,奴婢不忍主子孤苦上路,这便去了,还望殿下和王妃恕罪。”

信里,是丹青的笔迹,娟秀的字体,犹如她的人一般,清爽,坦率。

“纵火之罪,奴婢百口莫辩,如今已追随主子而去,身后之事,便不做它想了。主子几番交代,这些事,不许任何人知晓,只当是奴才管顾不周,导致走水,实则,主子是不想留下任何证物,让殿下和王妃事后起疑时有所追查。可奴婢心内不甘,所以才有了白日里的一番话,这一切,尽是奴婢自作主张,虽与主子的心意背道而驰,奴婢却无怨无悔,哪怕到了主子身边受到主子的怨怪,奴婢也不悔,只望殿下和王妃能查出真凶,为主子报仇,等到了来世,丹青为奴为婢侍奉殿下和王妃,以报今日恩泽。”

“主子所托之事,奴婢已尽数完成,这十五口箱子里的东西,都是主子这些年得来的,主子吩咐过奴婢,等奴婢到了瑞安宫,再差人全部搬过去。为免殿下和王妃起疑,东西才一直没动,劳烦殿下差奴才尽数迁往瑞安宫。奴婢,这就随主子去了,已晚了这么多日,但愿,还能赶得上。殿下保重,王妃保重,丹青叩上。”

清朗的话语声在殿内响起,贺启暄的话语中,尽是悲伤。

一夜无眠,等西配殿的火彻底扑灭,天边,已冒出了第一丝曙光。

贺启暄和慕嫣然回到瑞安宫快速的洗漱梳洗完,各自换上孝服,赶到了漪兰宫。

刚过卯时,宛贵妃的灵柩,便从漪兰宫驶出,径自出了西华门,朝帝陵驶去了,而宛贵妃的棺木后,还抬着另一副棺木,却是丹青的。

知晓了丹青在宛贵妃的棺木旁服毒自尽,永成帝夸了一句“好丫头”,令内务府厚赏其家人,随后,让内务府另抬了一副棺木,并下令允许丹青葬于宛贵妃身侧,便有了出丧时的这一幕。

出丧的队伍从西华门驶出,每隔五步,便会插上一面幡旗,洋洋洒洒的纸钱漫天飞舞,顿时,如同隆冬飞雪一般壮观。

宛贵妃的灵柩一直驶到帝陵,安置到了永成帝陵寝的正殿。

请来的得道高僧唱念了,合棺后,鱼贯着退了出去。

看着缓缓关住的陵寝石门,贺启暄和慕嫣然的心里,涌起了无尽的失落,那个从前和声叮咛自己的温婉母妃,自此以后,怕是只能在记忆中,和睡梦里,才会出现了。

贺启暄决意在此为宛贵妃守灵三月,慕嫣然有孩子要照顾,便决定留下来三日,稍表孝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