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汗,联合西北那边的诸部族,共同给梁国施压吧。”
海都大汗犹豫许久,最终还是同意了。
不同意也没办法,他已年迈,上不了战场,况且即便他还有余力,海都大汗也不确定自己是否一定能战胜幽州。
那个江铁牛……海都大汗听起来也有些怵得慌。
东胡的国书送往京城时,太府寺卿已经抵达京城,并且狠狠地将裴杼夸了一番,着力说明其一心为朝廷着想,费心治理黄龙府等地,绝无二心。
只是因为手段过硬,所以百姓中难免有些非议,尤其是当地的富商,简直对裴杼恨之入骨。
齐霆听来却觉得甚好,若是裴杼手段了得,他还真得怀疑对方是否会拥兵自重。
但若是裴杼得罪了富商,那便没有这份顾虑了。
在齐霆心里,东胡的富商大抵跟梁国这些世家大族相仿,在地方上话语权极重,这些人同裴杼相互制约,地方上才能相对稳固。
已经到手的东西当然不可能吐出来,齐霆当即下旨,将黄龙府一带划为燕州,隶属河北道治下,并安排了一批新科进士前去治理。
与此同时,张戚等人也在默默行动,准备分一杯羹。
对于齐霆堂而皇之给裴杼谋利这件事,张戚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燕州不全是裴杼的人手就行。
燕州的地不值钱,人口他们也不在意,真正让他们眼馋的是商路,是人脉。
而齐霆肯给裴杼这份恩典,也是因为太府寺卿又替裴杼带来了一批钱物进宫。
黄龙府的富贵比之苇甸、泰城更甚,裴杼甚至写信过来,让齐霆早做准备,赶紧派一批人过来接替这群富商,好延续东胡与邻国的生意。
他这一心为君的做派,极大取悦了齐霆,到此时,齐霆对裴杼的信任也达到了顶峰。
消息传到裴杼跟前,他也说不上有多惊喜,北边这块地方划入河北道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他往京城送的可都是真金白银,那么多的钱换北边这些地盘,齐霆也没亏。
北地的胡人对于他们突然变成了梁国子民都没有太大的反应,他们只知道,今后还得听裴大人的,那仿佛也没什么差别。
不过既然燕州归裴杼管,以后他插手这边的内务也就更加名正言顺。
又过了些日子,齐霆终于收到了东胡求和的文书。
天知道齐霆这日有多得意,别看东胡拉着西北其他部族,半是求和半是威胁,但这威胁毫无震慑之力。
都到了这个地步,谁还愿意帮他们?东胡必死无疑,梁国窝囊了这么久,难得彻底打赢了一次,怎能轻易退兵?
齐霆洋洋得意地将这封国书烧给先帝,好让先帝知晓,自己即将为梁国开疆扩土,这一切都是他的功劳,他不输梁国先代任何一任皇帝。
从太庙中出来后,齐霆一路兴致都不错,甚至叫来太府寺卿还有几个心腹一块儿,打听起了前线的事:“你先前说,前线被提及最多的将领叫什么名字?”
太府寺卿立马道:“回陛下,那人名叫江铁牛。”
这名字并不是他从裴杼口中听到的,裴杼似乎不大喜欢提及前线的将领,尤其忌讳领兵作战之人,他还是从胡人口中才打听到这个名号。
“江铁牛……”
齐霆神色恍然,这个江姓不好,让他想起了不愉快的事,不过铁牛这名字倒是冲淡了他对江姓的厌恶。
如此憨厚的名字,想来会是位耿直之人。
刑部尚书却奇道:“原来河北道也有个江铁牛。”
齐霆不解:“难道还有别人叫这个名?”
第142章怀疑
发觉周围一静,刑部尚书才懊恼自己嘴快,明知那人曾是陛下的心腹大患,却偏要提及。
这下可好,众人都望向他,刑部尚书只能硬着头皮道:“回陛下,平阳侯本名就叫江铁牛。”
闻言,太府寺卿等人恨不得将脑袋缩回地缝里去。
见过坑人的,没见过这么坑人的,方才气氛多好,愣是被他这一句话给消磨干净了。
齐霆也是脸色扭曲了一瞬,但很快便冷静下来,那人已经死了,再也没有谁会威胁到他的皇位。
不过维持许久的好心情到底荡然无存,齐霆只是冷淡地问了一句:“他不是叫江舟吗?”
刑部尚书半垂着脑袋,很想给自己的嘴来几巴掌:“那是王太傅给他改的名字,他本名就叫江铁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