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时,队伍终于抵达金山脚下。
金山早已被武卫禁军严密守卫,祭天的高台矗立在金山之巅,高达九丈,全部由汉白玉砌成,台阶两侧雕刻着龙凤图案。
高台顶端摆放着一座巨大的青铜鼎,以及祭天的其他礼器与祭品,庄严肃穆。
李骁走下玉辂车,抬头望向高台,眼中闪过一丝郑重。
瘦猴走上前,躬身说道:“陛下,祭天高台已准备就绪,明日吉时一到,便可举行祭祀天地、登基称帝大典。”
称帝之前,李骁将武卫军改制为禁军,驻守龙城和建成之后的大明府。
一同驻守两京的还有李书荣掌管的骁骑营。
这些年来,瘦猴一直留在武卫军万户的位置上没怎么变动,不是因为他功劳不够,实际上他战功赫赫,功劳巨大。
如今的武卫禁军统领,换一种说法就是九门提督,权柄赫赫。
李骁点点头,目光又看向身后的将领和大臣们,沉声喝道:“今天晚上,大家好好休息。”
“明日一早,咱们又有硬仗要打了。”
这一声问候没有帝王的居高临下,反倒带着沙场共饮的熟稔。
李东山猛地抬头,眼眶瞬间泛红,当年三河堡袭击葛逻禄人时李骁挡在他身前的背影,与此刻身着龙袍的身影重迭在一起。
李东江、李东昆、瘦猴等人也各有感慨。
“明日,便是建立大明,开天辟地之日。”
李骁的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的脸庞:“自起兵以来,诸将冒矢石于前,文臣理庶务于后,无一人退缩,无一人负我。”
萧燕燕站在一旁,望着夫君挺拔的身姿,想起那些他深夜批阅军报、她在旁研墨的日子。
卫扶摇悄悄与身旁的唆鲁合贴尼对视一眼,后者眼中闪烁着草原儿女特有的炽热。
“而你们,都是我大明的功勋,福泽子孙,共长久。”
大臣与将领们纷纷躬身行礼:“愿为陛下效力,愿大明江山永存。”
他们跟随李骁出生入死,最初或许只是为了活下去,为了有口饭吃,有个留身之地。
但是随着北疆力量越发的庞大,他们手中的权力和地位越来越大,目标已然改变。
世袭公侯、千秋万代才是他们的追求。
所以,李骁也没有跟他们来虚的,直接承诺,开国之后,最迟是在东征结束之后,大明将会开启全面的爵位封赏。
到时候,大明会诞生一些王爷、一些国公、很多侯爷、无数的伯子男。
……
翌日,霜降。
金山之巅的寒气尚未散尽,李骁带领的祭天队伍便深入山中。
浩浩荡荡,铁骑滚滚,宛若一场浩大的战争。
祭天台已如擎天之柱般高耸入云。
九重汉白玉阶被晨露浸润,在熹微晨光中泛着清冷的光晕,从下望去恰似通天之路。
台周三百六十面旌旗猎猎作响,金色的日月战旗在朔风中卷舒开合,与青黑字体的金色的“明”字大旗交相辉映,将天空衬得愈发辽远。
台上居中矗立着那尊巨大青铜鼎,三足如兽蹄踏地,两耳似虬龙探天,鼎身五爪金龙纹在初阳的斜照下流转着幽深光泽。
鼎侧的供案上,苍璧、玄帛与犊、羊、豕等祭品按礼制陈列,登、簠、簋等祭器泛着温润的玉色,无声诉说着仪式的庄重。
辰时正,钟鼓齐鸣。
“呜呜呜呜~”
“铛铛铛铛铛铛~”
低沉的号角轰鸣和浑厚的钟声从金山之巅滚向四方,与城下军营的号角遥相呼应。
苍野之中早已人山人海:武卫禁军身着黄色布面甲,骑着战马,列阵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