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温存风雨过后,萧燕燕靠在李骁怀中,脸颊泛着红晕,气息仍有些微喘。
她指尖轻轻划过李骁的胸膛,忽然想起白日听闻的消息,轻声问道:“今日听闻大王留了东昆叔,是要设立内务府?”
李骁低头看着怀中的女子,指尖梳理着她散落的发丝,语气带着几分慵懒:“王府规模小,怎么都好说。”
“但以后一旦进入了大明府的皇宫中,事务繁杂,总得有个机构统筹。”
“尤其是太监,不用不行,不管更不行。”
萧燕燕闻言,便明白,内务府的设立是无法更改了。
于是没有继续多说什么,直接转移到太监的话题上:“这有何难?”
“我身边早有太监伺候,你也都见过,当年哥哥给我陪嫁时便带了几个。”
“哥哥去世之后,他府中的太监,一半留在了王府侍奉嫂嫂,另一半跟着我来了金州,这些人规矩熟,倒是能帮衬着调教新入宫的。”
萧燕燕身边的太监,基本上都是萧思摩留下的,更像是萧家的家奴,都是太监中的佼佼者。
这种皇亲国戚家族的底蕴真的可怕,随便一个人都是某个行业的顶尖。
不过,李骁也不能让萧燕燕身边的太监完全掌控了未来的皇宫,还是要对面发展的。
就像是覆灭了西夏之后,皇宫中抓来的太监,高昌回鹘皇宫中的太监,南宋公主赵玥陪嫁也带来了一群太监。
但最重要的还是李东昆培养的那三百少年,这将是维系未来大明皇宫运转的中流砥柱。
肯定是不能全都用契丹太监的,李骁只是低笑一声,语气带着几分戏谑:“说起太监,咱们王府倒是出了个‘中行悦’,你可知晓?”
萧燕燕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惊讶:“中行悦?那可是汉初投靠匈奴、一心想要覆灭汉朝的阉人,咱们府里怎会有这样的人?”
“不是真的中行悦,却也有几分相似的心思。”
李骁解释道:“是宋国公主赵玥身边那个叫杨春的小太监,小春子。”
“他本是赵玥的陪嫁太监,却因宋国将赵玥抛弃在秦国,心中满是怨恨,前些日子偷偷找过锦衣卫,说愿为大明效力,对付宋国。”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玩味:“这小春子没中行悦那般足智多谋、心狠手辣,但我看重他一点~”
“他从小在海边长大,熟悉水性与海船。”
“将来咱们打下宋国,大明的无敌舰队总要驶向大海,他或许能派上用场。”
或许,这个小太监能成为自己的三保太监呢。
即便是不能,也多了一个对宋国有深刻了解的人。
不过眼下,这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最重要的还是建国称帝。
两人的话题很快略过,聊到了称帝,萧燕燕眼中闪过期待,连忙问道:“那登基的日子,大王和群臣商议定了吗?”
“定了,众臣们选了今年最好的良辰吉日,就在两个月后的霜降。”
李骁语气带着几分郑重:“到时候要祭天、祭祖、接受百官朝拜,还要昭告天下,流程繁杂,顾自忠他们正忙着制定礼仪呢。”
萧燕燕静静听着,心中百感交集。
李骁忽然捧起她的脸,眼神温柔而坚定:“我的皇后,两个月后,你便要真正母仪天下了。”
这句话让萧燕燕瞬间红了眼眶,记忆忽然回到多年前。
那时李骁还只是金州的副都督,两人在山头草地上温存时,李骁曾戏言称呼自己为皇后。
那时她只当是情人间的玩笑,却没想到,这个男人真的一步步做到了。
“我怎会想到,有朝一日真能成为皇后……”她声音带着哽咽,却满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