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国王躺下之后又起床,故穿睡袍和拖鞋。
[146]皮埃尔·布拉厄伯爵,元老院议员,曾任宫廷总管。他与著名天文学家第谷·布拉厄同属一个家族(丹麦系与瑞典系)。
[147]这座王宫建于1690年至1754年。
[148]祛邪的口头语。
[149]古斯塔夫·阿道夫(1594—1632),瑞典国王,1611年至1632年在位。
[150]四个等级分别为:贵族、僧侣、市民和农民。——作者原注
[151]瑞典曾被丹麦和挪威分割,后来起而反抗,从1448年至1520年,改制由“总督”治理。古斯塔夫·瓦萨(1496—1560)最终结束了丹麦的统治,争取了瑞典的独立。1523年,他被议会推举为国王。1540年,他宣布建立世袭王朝。
[152]这五朝分别为:查理十二世(1697年—1718年在位)、乌尔丽卡·埃利诺拉(1719年—1720年在位)、弗雷德里克一世(1720年—1751年在位)、阿道夫·腓特烈(1751年—1771年在位)、古斯塔夫三世(1771年—1792年在位)。被弑杀的是第五位君王古斯塔夫三世。
[153]小说家手法。这个故事本有所据,但与笔录多有出入。此处大胆的断言,就引起瑞典大使馆的否认:1833年,瑞典大使馆就此予以矫正。
[154]古斯塔夫三世(1746—1792)在位时,曾削减贵族的权力,引起贵族的不满。1792年3月15日深夜,在化装舞会上,他被刺受重伤,3月29日死去。行刺者是卫队掌旗官——约翰·雅克·安卡斯特洛姆,他被判处死刑,于4月29日被砍头。
[155]德·苏德马尼公爵,古斯塔夫·阿道夫四世逊位后,他便登基,称查理十三世,1809年至1818年在位。
[156]这是在那不勒斯王国流传的故事。应当指出,这则故事同该王国许多民间故事一样,是希腊神话和基督教信仰的大杂烩。估计这故事是在中世纪末期形成的。——作者原注
[157]在古代意大利,教堂往往是偷情幽会的场所。
[158]卡瓦镇:位于那不勒斯东南四十五公里,建在海拔两百米的山上。
[159]原文为拉丁文。
[160]莫奈姆瓦夏酒:产于希腊的莫奈姆瓦夏的麝香葡萄酒。
[161]基督之泪酒:用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脚下产的葡萄酿制的酒。
[162]马驰赛拉:意为“小侯爵夫人”。
[163]吉贝尔山:西西里岛上的埃特纳火山。吉贝尔是阿拉伯语,为“山”的意思。
[164]皮埃蒙特:皮埃蒙特镇坐落在海拔三百米的山坡上。
[165]普路同:罗马神话中的冥王,即希腊神话中的哈迪斯。
[166]刻耳柏洛斯:罗马神话中的恶犬,是一条长着三个头的公犬,看守地狱大门。
[167]墨西拿:西西里岛的港口城市。
[168]炼狱:介乎地狱和天堂之间的“涤罪所”。根据天主教教义,罪孽小或者已获赦免而尚未赎罪的灵魂,必须暂时在炼狱中受刑罚,罪孽洗尽并补赎后方可进入天堂。
[169]菲德里哥三生三世,共活了二百一十年。他三十岁那年,接待了耶稣基督及其门徒,故云一百八十年前。他七十岁时,结束头生头世。二生二世为一百年,三生三世为四十年,总共在世二百一十年。
[170]一法里约合四公里。
[171]伍长:从前,科西嘉乡镇暴动反抗封建领主时推举的头领称伍长。如今,一个人因为财产、姻亲关系或拥护者,在村镇有影响或者实际掌握行政权力,有时仍称伍长。科西嘉人按旧习惯分五等,即乡绅(有的是显贵,有的是地主)、伍长、公民、贫民和外地人。——作者原注
[172]强盗一词在此处是“逃亡者”的同义词。——作者原注
[173]科西嘉轻步兵:几年前由政府招募的一支部队,协助警察维持治安。——作者原注
[174]轻步兵当时穿黄领的棕褐色军装。——作者原注
[175]这类皮带可代替弹药袋和钱袋。——作者原注
[176]原文为西班牙文。
[177]福劳辛:莫里哀剧作《悭吝人》中的媒婆。她吹嘘只要打定主意,就能让土耳其大苏丹与威尼斯共和国成亲。事见该剧第二幕第五场。
[178]勒阿弗尔:法国西北部的重要港口城市,属下诺曼底省。
[179]答尔丢夫:莫里哀喜剧《伪君子》的主人公。这一名字在法语中已成“伪善”的代名词。
[180]英国作家司各特的小说《昆丁·杜华德》,发表于1823年,讲述法国路易十一时代的宫廷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