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快乐心态快乐生活内容 > 心态之二 勤勉谦恭(第6页)

心态之二 勤勉谦恭(第6页)

尼克松说:“我不怕失败,因为我知道还有未来。失败固然令人悲哀。然而,最大的悲哀是在生命的旅途中既没有胜利,也没有失败。”他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而从不自怨自艾,挫折使他成为一个深怀智慧的人,勤奋则使他又一次达到成功的峰顶。

在这个知识型的社会,我们只能靠那些永远寄托在自身的学问、技术等无形财产,来改变自己的未来。

这些终身不会被人剥夺的东西必须靠勤奋努力才能获得。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地对真正财产的价值判断有所认识和分析才行。可以看到,在职业招聘方面,勤奋努力的应聘者也是被优先录用,有着勤奋习性的人也比较容易拿高薪或奖金。

在整个宇宙中,除了人以外没有其它游手好闲的东西,所有的事情都在根据自身的规律永不休止地运行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法则就是勤奋工作,”工作使有机的事物缓慢而有条不紊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生命只有不断前进,这就是自然的法则,任何地方一旦停止活动,就一定会后退。你一旦不再使用自己身体某个部分的器官,它们就开始衰退。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走向成功,都想在成功中领略人生的辉煌。而成功又不是轻易予人的。但在中国,有一个地方却是成功者云集,并且不断有新的成功者走向社会,这里就是北大。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有着辛勤耕耘的劳作,有着对生命价值的不懈追求。在这里,有一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学习精神,有一群把自己融入工作、学习之中,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成功之花的人。不用说,这样的地方,当然是成功生长的地方。青年人要想获得“点石成金”之术,就请从勤奋开始,努力工作吧。

8.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成功者的背后总是有许多故事,大多数都被人们流传,成功者对待工作的态度,一直是后人应该争相学习的。

关于鲁迅先生“早”字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一个“早”字,不仅道出了勤者的根本,也道出了他求学的精神面貌。更道出了以“勤”为本好习惯的真谛所在。

怎样更“早”更好地走在时间的前面呢?下面的一些意见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首先安排好你的工作日程,不要过分地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有效地安排你的工作日程,对你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不要等到事到临头才想应对的办法。洽谈生意,参加考试,发表讲话,都要未雨绸缪,事先做好准备。在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完成当天工作的同时,也需挤出时间把第二天的事情安排好。

韦尔斯·里奇·格林广告公司的董事长——玛丽·韦尔斯·劳伦斯就是一位通过艰苦奋斗取得成功的美国企业家,她知道如何使自己每天的工作更有成效。她精通生意经,懂得如何使自己的销售战略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因而在商业界具有很大影响。

她的公司现在年经营额为二亿五千万美元。但刚开业时只在纽约一家饭店租了一间房子,她母亲帮他接电话,两个人连午饭时间也不休息,16年过去了,至今她还有在办公室吃午餐的习惯。

“我安排自己的生活如同很多人经营自己的生意一样,我不得不这样做。”当《时装》杂志的记者采访她时,她说:“我并没有实际去拟定各种计划表,但我在脑子里把一切都考虑得很周密。”

安排好工作日程后,就开始勤奋工作吧,最终你会得到勤奋工作的回报。

为了探索物质世界的秘密,丁肇中常常废寝忘食地做实验,为了做好一个实验,他一进入物理实验室,就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物理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经过长期潜心研究,终于发现了丁粒子,从而获得诺贝尔奖。

巴甫洛夫也经常在实验室里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忘了吃饭,数年如一日的工作,当他跃上科学生涯的第一阶梯——取得“消化”研究的成果时,又忙着开始转向“反射”实验了。同他一起工作多年的得力助手,因受不了这种无休止的紧张工作离开了他,巴甫洛夫不得不另找新的助手,并对新的助手说:“你们要学会做科研”。

“把狗准备好,我们要数它的唾滴。如果必要,就数它十年,二十年。”在实验室里巴甫洛夫和他的助手长时期废寝忘食地工作着。他身体染上了多种疾病,但从不间断实验工作,直到临死时,巴甫洛夫还用自己身患的蔓延性肺炎,进行心理和生理的实验。

勤奋工作终会有所回报,但你切莫忘了“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走在时间的前面,是成大事者的行为准则,也是他们的成功决窍。同时也是青年人应该养成的习惯,应该掌握的决窍。

凡事只要坚持到底,始终如一,没有征服不了的困难,只要你兢兢业业,勤奋向前,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功的道路上,便会有你的身影。

司马迁从幼年时开始游历全国,走遍黄河、长江流域,为《史记》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奠定了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基础;德国的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60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剧作《浮士德》。

南宋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朱熹,是个从小就立志要当一个像孔子一样伟大的人。在他读书时,一天上午,老师有事外出,没有上课,学徒们高兴极了,纷纷跑到院子里的沙堆上游戏、打闹。不大的天井里,欢声笑语,沸沸扬扬。

这时候,老师从外面回来了。他站在门口,望着这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造反”的情景,摇摇头。猛然,他发现只有朱熹一个人没有参加孩子们的打闹,他正坐在沙堆旁,用手指聚精会神地画着什么。先生慢慢地走到朱熹身边,发现他正画着《易经》的八卦图呢!从此,先生更对他另眼相看了。

朱熹这样好学,很快成为博学的人。十岁的时候,他已经能够读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典籍了。

孟子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人。”当朱熹读到这句话时,高兴地跳了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是呀,圣人有什么神秘呢?只要努力,人人都能够成为圣人啊!”

高高在上的圣人其实并非可望不可及。治学之路就如同登山,惟有攀登不辍,才能一步步靠近峰顶。“一览群山小”的圣人们的成功其实亦是由勤奋得来的。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读《易经》竟然能把编联简册的牛皮翻断三次,可见其勤奋。

不管你是一个凡人,还是一个圣人,“勤”在你成为圣人的努力过程中,始终不可缺少。世上成功之事,缺了勤就会变得不易实现。

无论你做些什么,都要以汗水作为成功的代价。

人活着,就要有勤奋精神。比如在学校学习,不少青年人为自己怎么也学不出名堂而找的借口是自已没天赋,或者认为学习不是自己的事,而是迫于老师的压力、家长的期望,这就大错特错了。

虽然读书并非一个人的惟一出路,但不可否认它是大多数人最现实、最好的出路,虽然个人天分不同,但更重要的是后天因素,是努力,是信念。努力、信念是一个你想到就能做到的功力源泉,它是无穷的。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对柯里商学院的毕业生做演讲时就告诫他们要时时提醒自己“我的位置在最高处。”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一样好,但在挂有很多果子的枝头面前,你只有蹦了,才能够到。我们还年轻,现在不努力做得最好,还等什么时候呢?

树立了信念,就重在落实了。不付诸行动的理想只能是空想。只有不甘落后,真正脚踏实地的去做,才能把理想落实为现实,把自己想象为一叶孤舟,看不到岸,只有一片汪洋。所以一直向前寻找理想的彼岸。

成功果实是辛勤的汗水浇灌在寂寞的根上长成的。果实就意味着付出,意味着要吃苦。正如一句西方名言:“天下没有免费午餐”,机会也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不断地进取,养成勤奋的习惯,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