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快乐心态快乐生活内容 > 心态之二 勤勉谦恭(第5页)

心态之二 勤勉谦恭(第5页)

一个并不手巧的人最后仍然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不巧的手因勤奋而显得举足轻重。

古希腊有位演讲家,他的口才很好,每一次演讲都能吸引众多的听众。但他年轻的时候却有着口吃的毛病,经常受到大家的嘲笑。为了改正这一缺点,他坚持天天练习说话。有的时候跑到山顶上,嘴里含着小石子,训练自己的口型,摸索发音的规律。正是不懈的努力使他改掉了口吃的毛病,也实现了做演讲家的梦。

自身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改变缺点的精神。自身之拙,可能会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障碍。但伟人、名人就是在克服自身障碍后得到成功桂冠的。即使是太行、王屋二山那么大的障碍也会被我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用勤奋的毅力一点点的挖掉,如果我们始终不放弃理想,勤奋努力,再艰巨的任务都可以完成,再坚定的山也都会被“移走”。只有勤,踏实勤劳,才能获得真正的东西,才能走向成功。

有一个故事也同样说明了勤奋才能成功的道理。

清朝的时候,有位叫王生的青年,是个大户人家的子弟,在家排行第七。他从小就爱慕道术,听人说崂山上有很多得道的仙人,就背上书籍前去学道。

王生来到一座道士庙,在清幽寂静的庙宇中,一位老道正在蒲团上打坐。只见这位老道满头白发垂挂到衣领处,精神清爽豪迈,气度不凡。王生连忙上前磕头行礼,并且和他交谈起来,交谈中,王生觉得老道讲的道理深奥奇妙,便一定要拜他为师。道士说:“只怕你娇生惯养,性情懒惰,不能吃苦。”王生连忙说:“我能吃苦。”老道的弟子很多,傍晚时他们都回到庙里,王生一个一个都见过后,便留在了庙中。第二天,王生拿着老道交给自己的斧头在师父的吩咐下随众人上山砍柴。

过了一个多月,王生的手和脚都磨出了很厚的茧子,他忍受不了这种艰苦的生活,暗暗产生了回家的念头。

终于,又过了一个月后,王生吃不消了,可是老道却不向他传授任何道术。他等不下去了,便去向老道告辞说:“弟子从好几百里外的地方前来投拜你,我这一片苦心不指望学到什么长生不老的仙术,但您不能传些一般的技艺给我吗?现在已经过去两三个月了,每天不过是早出晚归在山里砍柴,我在家里,从来没吃过这样的苦。”老道听了大笑说:“我开始就说你不能吃苦,现在果然如此,明天早上就送你走。”

王生听老道这样说,只好恳求说:“弟子在这里辛苦劳作了这么多天,只求师父教我一些小技术也不枉我此行了。”老道问:“你想学什么技术呢?”王生说:“平时常见师父不论走到哪儿,墙壁都不能阻隔,如果学到这个法术就满足了。”

老道笑着答应了他,并领他来到一面墙前,向他传授了秘诀,然后让他自己念完秘诀后,喊声“进去”,就可以进去了。王生对着墙壁,不敢走过去。老道说:“试试看。”王生只好慢慢走过去,到墙壁时被挡住了。老道指点说:“要低头猛冲过去,不要犹豫。”当他照老道的话再向前冲到墙壁处,真的未受阻碍,睁眼已在墙外了。王生高兴极了,又穿墙而回,向老道致谢。老道告诫他:“回去以后,要好好修身养性,否则法术就不灵验了。”说完,送他一些路费,就让他回去了。

自称得到崂山仙人传授的王生在家中自得不已,可以穿越厚厚的墙壁而畅通无阻了。他妻子不相信,于是,王生按照在老道处学的方法,离开墙壁数尺,低头猛冲过去,结果一头撞在墙壁上,立即倒地,面对头上鸡蛋大的包和妻子的嘲笑,他又羞又恼,同时又止不住骂老道无良心。

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这是每个人都懂得的道理。如果春天的时候没有耕耘的辛苦,那么秋天的时候就不会有丰收的喜悦。做人如此,做事如此,如果要成功,你就要为成功做好准备,不断努力,不停地前进,直达成功的目标。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辛勤劳作的汗水,才会换来成功的欢乐。

青年时期,正是耕耘播种的时期,你现在种的是豆,将来就会收豆;你现在种的是瓜,将来收的是瓜。你辛勤地付出了,努力了,忙过了人生的风雨,幸福就会在人生之秋的收获季节里。

7.恒心与坚持能“点石成金”

“点石成金”,讲的是创造财富的方法。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希望自己有此异能。其实,“点石成金”并不难,它就在我们辛勤的劳作中。

有位富人自己当年没有优越的物质条件来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培养,但他靠着白手起家成就了一番事业,通过牺牲自己个人的舒适生活为孩子留下了一大笔产业。但临终时,他忏悔道:“在他们的教育和职业训练方面,我花费的心血太少了,他们从来不知道缺钱花是什么滋味。本来,再没有人能像我的儿子们这样有条件成为正直而受人尊敬的人,但是结果又怎样呢?一个是医生,可是没有病人找他看病;一个是律师,可是没有一个客户;第三个经商,可是从来不到自己的账房去看看经营情况如何。我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要兢兢业业,要节俭,要积极上进,但是他们把我的话当成了耳边风。他们这样回答?‘没必要,爸爸,我们永远不会缺钱。你赚的钱足够我们几个花的了。”

这个富人的话道出了一个真理:只有兢兢业业地工作,你才会拥有灿烂辉煌的幸福生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患上了我们常说的“健忘症”。无论做什么事总是心不在焉,而且有的时候还记不住任何事情。谈起他是如何克服了这一障碍的。他说:“我一直在一家大工厂担任一个部门的经理,都快十年了。起初工作给我一种轻松的感觉,但随着公司的扩大,业务迅速增加,我也就增加了额外的责任。在我手下的那几位年轻人都有出类拔萃的工作业绩和不寻常的精力与能力,他们都有一种要取代我位置的企图。

“你想啊,象我这种大龄人都希望能过上一个舒适的生活,再加上我在公司已做很长一段时间的业务了,也是一个元老级别的人物了。因此,我放松了自己,觉得我完全可以轻轻松松地工作,安心地在公司呆下去。大约两年前,我开始注意到,我勤奋工作的能力已经衰退了,工作常常变得令我心烦气燥,忘记处理一些信件。结果,信件堆积如山,各种报告也被我积压下来,使我和我的部属都大感不便。我虽然坐在办公桌前,但脑子却不能集中精神工作。

“其他的情形也都显示出我不能把心思全部放在工作上,有一次我甚至还忘了参加公司一个重要的会议。

“我开始思索如何才能改变这种不能专注的状况。于是,公司给我放了一个星期的假,要我修整一下自己,希望把这种情形好好想一想。我去了一处偏远山区的度假别墅,在那儿严肃而认真的反省了好几天,我才知道原来自己缺乏了勤奋工作的力量,所以使我在办公室的身体及心里活动变得散漫无目的。我在满意地诊断出我的毛病之后,就寻求补救之道。我要培养出一套全新的工作习惯。

“我写下一天的工作计划。首先处理早上的信件,然后召集部属开会,处理各项工作。每天下班之前,先把办公桌收拾干净,然后再离开办公室。

“假期完毕后,我回去上班,立即把我的新工作计划付诸实施。我每天以同样的兴趣从事相同的工作。当我发现我的思想又开始想到别处时,我立刻把它叫了回来。

“后来,我发现,我的新方法又使我找回了原来勤奋自信的我,我又一次成功了。”

下面这个小故事,传神地刻画出了懒惰者的心态。

一位探险家在森林中看到一位老农正坐在树桩上抽烟,于是他上前打招呼说:“您好,您在这儿干什么呢?”

老农回答说:“上一次我要砍树的时候,风雨大作,结果,那些树没让我费力就倒了。”

“您真幸运!”

“你可说对了。还有一次,在暴风雨中闪电把我准备要焚烧的干草给点着了。”

“真是奇迹!现在您准备做什么?”

“所以这次我准备等一场地震帮我把土豆从地里翻出来。”

这就是懒惰者,他们缺少的是行动,他们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其实,幸运只给勤奋者,等待只会浪费时间,等不来幸运。懒惰就是否定自己。把自己的生命,一点点地浪费。懒惰作为一种浪费,浪费的是比任何东西都宝贵的生命。青年时期,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这时勤奋一些将来定会受益无穷。相反,若懒惰一些,后患也将无穷。一个成功的人,是不会有任何机会让懒惰得逞的。

历史上,凡是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有勤奋的习惯。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堪称勤奋的典范。众所周知,由于“水门事件”,尼克松被迫辞职。从辞职到他去世的20年中,他经历了巨大的精神折磨。在辞职后的一段时间里,62岁的他患上了内分泌失调和血栓性静脉炎。可他面对这一切,仍然勤奋地做着自己的事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