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塔木德智慧全书怎么样 > 第九章 成就与智慧总是在一起的犹太人论精明(第3页)

第九章 成就与智慧总是在一起的犹太人论精明(第3页)

犹太人对学校的正规教育和自教自学并重。众所周知,学校是获取基础知识的场所,很多专业知识及实际操作技术,只有在实践或专业学习基础上才可以得到增长。此外,由于因人而异的情况和条件,才发现他们接受到正规教育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犹太人对自己独立获取知识的技能非常在意,从中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

在犹太人眼里,知识和金钱是成正比的,只有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业务知识,在生意场上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是能赚钱的根本保证,也是商人的基本素质。一个仅能从一个角度去观察事物的人,不但不配做商人,也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而犹太人做生意,也愿意与学识渊博的人达成交易。

对书籍不感兴趣的人,或是“忙得没有功夫看书”的人,终会被时代的急流所淘汰。

汽车大王福特年少时,曾在一家机械商店当店员,周薪只有2.05美元,但他却每周都要花2.03元钱来买机械方面的书。当他结婚时,除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机械杂志和书籍,其他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就是这些书籍,使福特向他向往已久的机械世界迈进,开创出一番大事业。功成名就之后,福特曾说道:“对年轻人而言,学得将来赚钱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远比蓄财来得重要。”

事实已经证明,受过最成功教育的人,往往是自学成功者或自我教育的人。让人有学问见识的,不光是学位,教育包含的也不只有知识,还有更重要的——运用知识得法和持久的问题。而教育不足,对个人的成长是不利的。发表过《进化论》的达尔文就说过:“我的学问最有价值的全是自己苦读学来的。”

对我们有价值的,并不是在学校念过书的事实,而是求学的态度。

不学无术的人,即使活着,也只是行尸走肉罢了!宋代学者任末14岁时并没有固定的老师,他背着书箱,不怕路途遥远和险阻,到处寻师求学。他常说:“人如果不学习,怎能有所成就呢?”有时,他在树林里,搭个小茅屋住下,白天削树枝作笔,汲树汁当墨写作;晚上,他就在星月的辉映下读书;遇到没有月亮的黑夜,他便点燃大麻、蒿草之类照亮。读书如有心得,就写在衣服上,以免忘掉。学生们饮佩他的勤学精神,都愿用洁净的衣服换取他写满了字的旧衣服。

好学不倦的人,虽死犹生。学,可以立志;学,可以成才。

不学习的人是可怜的,而不求前进的人更是可怕的,学如逆水行舟,你不向前那就只有后退。

学习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是缩小自己与优秀分子差距的最快最好的办法,也是实现理想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们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创造财富的例子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每个人所要做的就是快速地改变自己,加入到学习的行列,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改善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知识型的员工。

有了工作的人,一天中除了工作的时间以外所剩的时间有限,学习需要挤出时间,见缝插针,点滴积累。

读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专业书籍和管理书籍,在工作之余阅读,吸收最新最前沿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补充知识养料,更好地服务于本职工作和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在向比自己不知道高明多少倍的入学习,是一种“掘金”式的劳动。读书的过程就是和专家对话的过程,书里凝结了专家、学者、优秀分子的知识精华。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方便地获取专家、学者的经验所得,进而指导自己。

参加研讨会也是个很好的尝试。因为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与人沟通、交流,通过沟通交流可以直接地形成观点的对碰,交换经验,交换心得,进而获得启发和动力。交换经验和交换具体的物品是不一样的,两个人交换物品之后,物品就不属于自己了。但是经验交流之后,每人都拥有了两个人的经验。

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地走出去,参加相关主题的讨论、研讨班,与别人分享经验,交换心得,开阔眼界,开阔思路。

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的理想,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成功实现理想。

学习改变生活

犹太人是非常重视知识的,他们把书本当作知识。在《犹太法典》中有许多关于书本的良言:“一个人在旅途中,如果发觉一本故乡人未曾见过的书,他一定会买下这本书,带回故乡与乡人共享。”

“生活困苦之余,不得不变卖物品以度日,你应该先卖金子、房子和土地,到了最后一刻,仍然不可出售任何书本。”

“即使是敌人,当他向你借书的时候,你也一定要借给他,否则你将成为知识的敌人。”

“千万不要使用会伤害书本的书签。”

“把书本当作你的朋友,把书架当作你的庭园!你应该为书本的美而喜悦,采其果实,摘其花朵。”

对于犹太人来说,书本就是知识,所以他们视书如命。

公元1736年,拉特维亚的犹太区订定了一项法律,规定当有人来借书时,不把书本借给他的人,都要受以罚金。此外,犹太家庭还有一个代代相传的传统,那就是书橱要放在床头,因为如果放在床尾,将是对书本的大不敬,这是绝对被禁止的。

正因为如此重视书本,才使犹太人成为非常有学问的民族。

许多人以为,学习只是青少年时代的事情,只有学校才是学习的场所,自己已经是成年人,并且早已走向社会了,因而再没有必要进行学习,除非为了取得文凭。

剑桥大学的一位专家指出;“这种看法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不对的。在学校里自然要学习,难道走出校门就不必再学了吗?学校里学的那些东西,就已经够用了吗?

“其实,学校里学的东西是十分有限的。工作中、生活中需要的相当多的知识和技能,课本上都没有,老师也没有教给我们,这些东西完全要靠我们在实践中边学边摸索。

“可以说,如果我们不继续学习,我们就无法取得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知识,无法使

自己适应急速变化的时代,我们不仅不能搞好本职工作,反而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

有些人走出学校投身社会后,往往不再重视学习,似乎头脑里面装下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再学就会胀破脑袋。却不知,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些基础知识,数量也十分有限,离实际需要还差得很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