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谁有关?”
祝玄光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他从三百八十诸天,也就是第一次仙界之乱前讲起。
那时应该是上界最为繁荣的时候,众仙璀璨,济济一堂,没有帝君,无分高下,仙人可以下凡游历,下界也不断有人历劫成功,跻身仙人之列。
那时的上界,更像是独立于三百八十诸天之外的一个仙境,灵气充沛,法力高强,仙寿延绵,长春不老,真正心之所想梦寐以求之洞天福地。
而下界三百八十诸天,也并不都像碧云天那样四季分明,山河如画,其中多有穷山恶水,昼夜破碎不全之地,其中生灵挣扎求生,存活尚且艰难,更勿论修仙问道,能由此地成仙者,其心志毅力皆远超常人。
“碧云天虽灵气不如上界,好歹还能修行,有天赋者亦能至化境,坐望天道,但如修罗天那样的险恶之地,灵气稀薄,许多生灵亦不类寻常,得道千难万难。当时便有从修罗天飞升的仙人,提出将上界灵气分予下界,如修罗天这般鳞穷泉涸之地。”
此事必然成不了。
听至此处,谢长安几乎就已经猜到结果。
果不其然,只听祝玄光道:“若修罗天分了上界灵气,其它诸天分不分?若分,又如何分?有些下界灵气虽不如修罗天稀薄,毕竟也是能修行的,若得了与修罗天一样的灵气,其它诸天必然不服。更何况……”
谢长安接下他的话:“更何况,仙人之所以为仙人,正因其超脱于凡人,若凡人与仙人一样,仙人还有何优越可言?”
她说的是人性诛心之言,祝玄光不置可否,只是继续讲下去。
在第一次仙界之乱前,仙人众多,许多因天地而生,亦将天地生灵视如血肉同胞,心肠柔软舍己为人者尚且为数不少,当时就有许多声音赞成这位修罗天飞升的仙人,愿意将上界灵气分润出去。
但持反对的,也不在少数。他们认为下界凡人既受上界庇佑守护,得以耕织生存,已是邀天之幸,若将本不属于他们的灵气分润下去,非但不会让修罗天这些地方变得更好,反而凭空增添纷争无数。
双方由此生出分歧,日久天长,分歧越大,矛盾越深,最终爆发于一名仙人以法宝吸纳上界灵气,分给他所出身的下界凡人,助十数名修士加速修行,飞升成仙。
上界为此事所震动,那仙人被处置之后犹有余波,冲突逐渐激烈,最终变成主张彻底封锁上界与下界通道的一派,与认为天道自有定数,不属于下界的灵气不该分享给凡人的另一派。
双方剑拔弩张,终于因此演变上升为惊天动地的战争,也正是第一次仙界之乱。
为数众多,法力超凡的神仙之间斗法,如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此战持续数百年之久,上界灵气激荡,下界亦受牵连。
随着无数仙人陨落身灭,三百八十诸天也被波及而陆续化为齑粉,最终只余七十有二。
那是极为惨烈黯淡的一段时期,仙人刀兵相向,互相攻伐,法力之威风卷残云,天地变色,后来幸存之人,无不讳莫如深,避之不谈。
祝玄光道:“也正是在这一次动乱之后,凡间七十二诸天,皆有了点仙谱的存在。”
谢长安动容。
她曾设想过点仙谱存在的无数种可能,可凡人仰望上苍,又如何能想象个中曲折缘由,唯有身处其中,方能窥见隐秘一角。
“第一次仙界之乱,最后是以反对将上界灵气分于诸天的那一派获胜而告终。”
祝玄光:“不错,战后扫荡清洗,不乏中立者卷入其中,所有支持凡间的声音被彻底压制,零星异见就此噤若寒蝉。”
上界由此定下规则,以点仙谱镇诸天气运,凡有飞升渡劫者,须由仙界共议,方能放行,但实际上,上界心照不宣,皆不愿再有新人来分润仙力灵气,点仙谱就此也隔绝了绝大多数凡人的上升之路。
谢长安疑惑道:“棹月说过,灵均本人便是在第一次仙界之乱后飞升的,这规矩应该并不是定死的吧?”
祝玄光:“诸天生灵不一,自然不会一概而论。有些下界生来灵力微弱,修士崇天敬仙,愿奉仙人为主,毕生供养,此等下界众生,仙界也愿分润名额,予其方便。而碧云天出身的仙人,当年在第一次仙界之乱中,多有站在下界凡人一边的,众仙不满,认为碧云天反骨者众,其中修士天生不肯认命,因此点仙谱上的禁锢,自然也分外严厉。”
原来如此。
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