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最才子全文免费笔趣阁 > 第157部分(第3页)

第157部分(第3页)

说着话,又将目光落到景王的身上:“你说呢?”

景王有些口吃:“圣明无过天子……这个……这个录取的人也实在多了些,得改……”

嘉靖似笑非笑,指了指景王,又指了指吴节:“你们说改成多少为佳?”

吴节:“陛下,臣要参加这次会试。”

“无妨,吴节你是朕的身边人,景王是朕的皇儿,就当是闲聊好了。”

景王忐忑地道:“父皇,儿臣以为这六百四十人名额是多了些,刷两百下来正好。”

“刷两百下来,不还剩四百四十吗?”嘉靖冷笑一声,景王忙将脖子缩了回去。

既然皇帝问起,吴节也不能不说话:“依照以前的成例,三百人正好。”

这是执中之言,也挑不出错来。

嘉靖的脸才温和下来,提起朱笔,将那个数字抹了,在上面改成:“八十一。”

“八十一个!”景王惊叫出声:“才这么点?”

“对,九九归一,难道不好吗?”皇帝一挥长袖:“朕就这么定了。”

吴节也大吃一惊,才八十一个录取名额……这这这……这也太少了点吧!

据他所知道,这次来京报考的举子有一万一千多人,一万多人才录取八十一名。这才是真正的百里挑一,这考试的难度和竞争的激烈程度,已然逆天了!

本以为,自己凭着预先知道考题,又有范文可抄,怎么着也能中个进士。再怎么说,也有三百多个名额,就算考场中出现意外,也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

如今,名额如此之少,却将考场的风险放到了最大。

这真是大明朝有史以来,难度最大的一场会试啊!

(本卷终)

第三百章蝴蝶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朝韩愈这首名作自然是被吴节毫不客气地据为己有,如今以他在文坛中的地位,一般的诗词也不屑抄袭。不过,这首七言用在今日此时,却也应景。

大年已经过完,一连十多天艳阳,地上的积雪已经融化,站在高楼上,迎面吹来的风中除了夹杂着鞭炮味儿,竟带着一丝暖洋洋的意味。

再看看身边的蛾子,比起一个月前,已经胖了一圈。皮肤显得白皙,人也丰腴起来。今日在街上了走了不过两三里地,就喊热。等到了这里,就将身上的皮裘脱了下来,让连老三的女儿替自己拿着。

她的额头上微微出汗,看起来整个人脸上好象蒙着一丝光彩。

的确,最近蛾子的脾气不知道怎么的,比起以前好了许多,就如同换了一个人似的。说起话来异常和顺,未语先笑。

这情形让吴节心中却有些嘀咕起来,总感觉有一丝不安。

过年之前,因为嘉靖忙着过年,吴节也要备考,也不在去西苑。没有了公务的束缚,吴节感觉前所未有的松快。同一家人过了个舒心的春节之后,今日得带着家人来慈寿寺踏青。

说是寺,其实就是一座姑子庵,早就荒掉了,就两进的院子,房屋显得破陋,道观后面里面是一片大得惊人的空地,开了五亩地,种了蔬菜和麦子,作为道观的活计。还有一座大墓,一看墓碑上的字,竟然是正德皇帝时的大太监谷大用。

道观里只住着两个老得一塌糊涂的道姑。

这地方位于玉源潭边,离西苑也不远发,风水好不好且不说,风景却非常的好。

两个女道士听说来的是大名鼎鼎的吴大名士。忙将吴节一家人迎到楼上的雅阁中,奉上香茗,摆好茶食,细心地侍侯着。

女道士都有七十来岁模样,看起来颤颤巍巍,端起东西的手都在发抖,让吴节一阵担心。

北京城中古刹名寺不下百间,若是吴大名士能够到此一游。却也能替本观扬名。

蛾子是南方人,这是第一次在北方过冬,冷得受不了,整日都躲在屋里。几个月下来,人是白净了,精神却有些不好。

吴节心疼自己女人。等年一过完,见天气如此只好,就带着她出来活动。

之所以到这里来,那是因为李时珍在进京了,寄居在这座道观里面,二人相约在此见面。

吴节正与蛾子并肩站在窗户,朝西苑的方向眺望,却见远处一片若有若无的嫩绿,不觉心怀大畅。

这个时候。楼下就传来一阵脚步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